健康常识肩部疼痛肩周炎
2016-11-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肩周炎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并不陌生,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该病以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度降低为主要症状,广泛的疼痛及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大多数人的生活及工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目前很多肩痛的患者常常被误诊为肩周炎,最常见的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有“肩关节周围撞击症”、“肩袖损伤”等,而上述疾病在治疗手段和预后上具有较大差异,延误了肩痛患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肩部疼痛,我们如何预防、早诊别、早干预、早治疗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将对肩周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分期、康复治疗等进行一一介绍。
一、肩周炎定义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肩周炎是一种特定的肩关节囊疾病,目前国际较多的命名是“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
二、常见病因
①慢性退行性病变是根本因素,表现为肩关节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是主要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或肩部软组织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三、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四、肩周炎各阶段症状表现
1、急性阶段
急性阶段是肩周炎发生的初期阶段,病期为1-3个月
临床表现:肩周部疼痛,可为钝痛、刺痛、冷痛、酸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阶段
粘连阶段病程3个月左右。
临床表现:肩痛较前减轻,仍有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以外展、外旋、前屈、后伸等运动障碍最为显著,甚至可以影响日常生活。
3、缓解阶段
缓解阶段即为肩周炎的恢复期。病程6至18个月。
临床表现:肩痛明显减轻,甚至只出现酸楚不适感,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病人可出现自愈倾向。
五、治疗
1、急性期的肩周炎的治疗主要目的:缓解疼痛
(1)加强健康宣教,注意局部保暖、避免长时间固定一姿势。
(2)首选物理治疗:
超短波改善微循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缓解疼痛;
中频电疗刺激相关肌肉,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防止肌肉萎缩。
(3)必要时口服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但疗效有限。
2、慢性期的肩周炎治疗主要目的:缓解肌肉痉挛、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康复治疗的介入是慢性期治疗的关键,康复治疗师通过牵拉粘连组织,被动活动受限关节,按摩疼痛软组织等手法,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练习
(1)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
(2)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
(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
请注意,以上几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六小结
肩周炎因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发生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
康复医学科 春节走亲访友礼仪大全春节走亲访友礼仪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