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说科普不得不说的ldquo

2021-1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很多新妈妈会突然出现手腕部的疼痛,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扭伤,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大拇指无法用力,手腕也肿了起来,连握东西、写字这些基本动作都感到很难完成。此时宝妈们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上了“妈妈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其实“妈妈手”并非妈妈们的专利,随着电脑、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加,长时间的电脑打字、抓握鼠标、拇指频繁操作手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Get了“妈妈手”。

本期专家

党兴南阳市一院骨二科主治医师,骨科硕士研究生,南阳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全国骨科高级医师进修班学习深造。在省级及国家级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四肢创伤骨折、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各类关节炎症、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的治疗。

PART1

什么是“妈妈手”?

“妈妈手”是指手腕侧边拇指肌腱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年由一位瑞士的外科医师所提出,故英文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作“DeQuervainssyndrome”,所以中文也有人称作狄魁文氏症候群。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腱鞘炎的一种,是腕部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以疼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通常拇指活动受限,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急性期患者局部可出现肿胀。拇指在屈伸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相信许多做过母亲的女性朋友最有体会。女明星ELLA、熊黛林都曾在微博中晒出自己的“妈妈手”,可见这种疾病在产后妈妈当中并不少见。

PART2

为什么会得“妈妈手”?

“妈妈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抱着孩子,活动大拇指的两条肌腱(伸拇短肌与外展拇长肌)与包裹肌腱的腱鞘因为使用过度或姿势不当。当肌腱或腱鞘发炎、增厚及肿胀,使拇指肌腱再伸展时因压迫、滑动不顺或粘连而产生疼痛的现象。此外,女性孕期时,体内的激素发生了变化,容易水肿,刚生产完肌肉也较脆弱,这些都导致哺乳期的妈妈容易患上“妈妈手”。

最常见是症状是把宝宝抱起来的时候,手腕部剧烈的疼痛,这时候你可以做“握拳尺偏试验”来自我检测是否患上此病:将四指包裹大拇指做握拳的姿势,将拳头往小指的方向做下压的动作,若会出现疼痛则提示,你很有可能出现了腕部的腱鞘炎。

PART3

如何预防“妈妈手”?

1.正确的抱孩子姿势:新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确姿势,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轻轻扶挡的作用,最好是两侧手臂交替抱小孩。另外,任何一个姿势不要保持时间过长,要经常变换姿势。

  

2.避免肌肉损伤:产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和家务对产后恢复有促进作用,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将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损伤。同时月子期间新妈妈身体虚弱,无论是使用吸奶器还是换尿布,当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现酸胀时,一定要立即停下来休息,否则手腕关节过度劳累极易患上“妈妈手”。

  3.注意手部保暖:新妈妈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给月子病“妈妈手”留有可乘之机。

  4.适当的手关节运动:当你的手腕部出现酸胀感时,甩甩手,左、右转圈,不仅能消除不适感,还能锻炼腕部灵活性。

PART4

怎样治疗“妈妈手”?

1.局部外用药物:包括扶他林或氟比洛芬巴布膏等。

2.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NSAIDS)药,可以缓解疼痛以减轻症状。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声波、经皮电刺激、针灸等治疗。

4.辅助使用外固定肢具:可以限制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使炎症容易吸收,有利于肿胀的消除,缓解肌肉与肌腱之间的粘连。

5.局部封闭:一般使用倍他米松注射液及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鞘管内注射。

6.手术治疗:如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反复不缓解,建议小针刀或切开手术治疗。

PART5

只有妈妈们会发病吗?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新手妈妈及照顾小孩的人群会患病之外,长期手部劳动者都容易患上“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要说到现在比较流行的娱乐和学校工具,非手机莫属了。排队时看手机,坐车时看手机,回家躺在床上看手机,上厕所的时候拿着的还是手机。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手游越来越流行,现在年轻人、小朋友玩手机打游戏者比比皆是,而因为过度使用手腕、拇指,或操作不当引起疼痛也不在少数,可不再是“妈妈专属”,频繁掌指关节的使用最终患上“手机手”,其本质也就是刚说到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那么无论是“妈妈手”还是“手机手”,都可以做以下动作进行舒张运动,同时降低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以上几个简单的动作,在工作间隙经常练习,可以很好的缓解腱鞘炎的各种症状,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妈妈手”、“手机手”。

南阳市一院骨二科

科室概况

医院骨二科·疼痛科是南阳市医学重点专科,具备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综合实力为一体。目前科室共配备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医疗人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3人。全科以治病救人、促进骨科及疼痛病人健康为己任,不断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在坚持开展“骨科诊疗”工作的同时,继续发展“疼痛诊疗”特色。主要开展治疗业务有:

1.各部位创伤骨折、组织损伤

开展骨盆骨折、四肢复杂骨折的非手术与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手足外伤、屈伸指(趾)肌腱、跟腱断裂等的治疗。开展微创小切口皮下滑行置入钢板(MIPP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技术,髓内钉技术,组织修复及重建,肌皮瓣转移术等。

2.各类骨关节疾患

治疗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炎,关节发育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等。应用人工关节技术治疗各类复杂髋、膝关节疾病,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全髋、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微创技术诊治膝关节疾患,如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半月板成形、修复术,软骨修复术、肩袖修复术等,腓骨上段截骨(不均匀沉降)技术等,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痛苦小的特点,有利于患者最大程度的康复。

3.各类脊柱疾患及脊髓损伤

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骨折、畸形和退变性疾病等。开展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前后路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颈椎病前后路减压、椎体次全切、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等。

4.各类骨病及神经损伤

开展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髓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周围神经损伤等的治疗,各类畸形矫形手术等。

5.各类急慢性疼痛疾病

开展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腱鞘炎、腱鞘囊肿、腰肌劳损、臀筋膜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跟痛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类急慢性疼痛病症的综合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zl/100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