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啤酒瓶会爆炸,已致一女子肌腱断裂

2017-9-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爱喝啤酒的人一定要注意了。

天气越来越热

啤酒已经成了人们消暑的必备神器

可是你知道吗?

如果不注意,着种啤酒瓶可能会爆炸!

7月10日中午,河南省安阳市民胡女士从厨房端饭出来时,身旁一件金星瓶装啤酒突然发生炸裂,导致其小腿肌腱断裂,纵深缝了4针。据胡女士反映,她多次拨打啤酒厂家的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医院过问此事。

啤酒瓶爆炸致人受伤并非个案,每年都有发生。

年,青岛杜先生在因啤酒瓶爆炸,导致右眼受伤,医生诊断有失明危险。(青岛早报)

年,长沙某饭馆啤酒瓶突然爆炸,炸伤老板娘左脸。(潇湘晨报)

年,河南孙先生因啤酒瓶爆炸致小腿受伤。(糖酒快讯)

年,浙江某KTV内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飞溅刺破一女子右眼。(金华晚报)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文明君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为什么啤酒瓶会发生爆炸呢?

啤酒瓶超期服役

文章开头胡女士家的啤酒瓶是年生产的

根据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强制性标准《GB-T—啤酒瓶》中规定,啤酒瓶底上侧20毫米范围内必须打上专有标志“B”以及啤酒瓶的生产日期。“B”标明的是啤酒专用瓶,B字瓶的安全性高于非B字瓶。同时该标准还注明“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如果啤酒瓶底部标注有B,则代表这个酒瓶子是今年生产的。

也就是说,平酒瓶的使用期限只有两年,超过两年就必须回收。

提醒:买啤酒前看看酒瓶是否过期

“啤酒瓶爆炸事件年年都有。”一位业内人士王先生,他坦陈,自己所代销的啤酒就曾炸伤人。

王先生表示,啤酒瓶爆炸的原因很多,有外力的因素也有内力的因素,内力是因啤酒中有二氧化碳,冷热不均时气体会膨胀,压强变大,一旦超过瓶身所能承受的压强,就可能自爆。

而对于外力,王先生表示,啤酒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擦伤、划痕或阳光暴晒,都会导致玻璃材质老化而发生爆炸。

“以前爆炸得多,后来啤酒瓶实行强制性标准后,爆炸得就少了。”王先生表示,国家早在年就出台了《啤酒瓶GB强制性标准》,规定啤酒生产厂家必须使用B型防爆酒瓶。

使用防爆酒瓶,是不是就安全?

对此,王先生表示,也不是绝对安全,因为啤酒瓶也有“保质期”。在年出台的规定中,打有专用“B”字的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

王先生表示,啤酒瓶可回收,很多人都知道,但啤酒瓶回收后,重复使用5次后,强度就只有新瓶的50%,若不及时淘汰,爆炸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预防酒瓶爆炸呢?

据专家介绍,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压缩气体,在储存中温度4℃~15℃为宜,避光保存,如果温度过高或暴晒,瓶内气体膨胀就可能发生爆炸,同时应该放在箱子里,不要存放在地上、桌子上等容易碰到的地方。

在冷藏时不能将啤酒整捆放进冰箱里,应该单放并间隔一定距离,要注意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一旦取出,室外温度过高、体积膨胀,可能引起爆炸。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男性都习惯用牙齿开啤酒,或者用两个酒瓶盖对盖打开,这是非常危险的。专家提醒在开启酒瓶时,一定要用启瓶器,将瓶子正放,远离面部,避开人群。

夏天喝啤酒要注意什么?

1

饭前不要喝冰镇的

饭前过量喝冰镇啤酒,易使人体胃肠道温度骤降,血管迅速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同时,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易诱发腹痛、腹泻等。

2

多喝易肥胖

啤酒热量较高,经常饮用会使体内脂肪堆积,身体发胖,出现啤酒肚。

3

不要和海鲜一起食用

海鲜中含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而啤酒恰恰富含这两种成分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混在一起饮用,便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作用,使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并因失去平衡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淀下来,从而形成尿路结石。

4

忌荤腥、酸辣

喝啤酒不宜采用荤腥油腻和酸辣的食品,以富含蛋白质的油炸食品及其他组织松脆的食品最为适宜。

5

不要和白酒混饮

喝啤酒的温度应控制在12℃至15℃左右,这时味蕾初打开,正能体会到啤酒的醇香与爽口,而又不会太显苦。

6

不宜细品

啤酒不宜细饮慢品,应该大口快速地喝,建议一口至少要喝到15毫升以上。

7

不宜服药

饮用啤酒后,不宜立即服用抗生素、降压镇静药、抗凝剂、降糖药。

8

注意日期

超过保存期的啤酒所含的多种酸类极易与蛋白质起氧化聚合反应,使啤酒变浑浊。或因水质差,灌装时受微生物污染而发酵,变粘变馊,饮后极易引起腹泻等症状。

本文由文明四川综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伤心又伤脾!三伏天这几件事可做不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赞赏

长按







































鏈夊摢浜涘尰闄㈡不鐧界櫆椋?
澶忓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y/94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