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指外伤高发,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急救

2017-4-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前段时间,我院诊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6岁的张子文小朋友因玩耍不慎被铁皮割伤了右手三指,肌腱损伤严重,焦急万分的家属来到我院。入院后手外科医师们迅速组织抢救治疗,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如今,他已经完全康复出院了!术后患者拇指恢复良好,手指外观、感觉、运动均恢复正常,家属与小孩十分高兴。

“手外伤治疗不及时会落下残疾,造成终生遗憾。”子文的主治医生也提醒大家,手外伤的病人中,从临床上收治的既往儿童手外伤病例来看,10岁以下的居多,其中六七岁的最为常见。除了车祸造成的手外伤,其中以下几类儿童手外伤最为常见:刀切割伤、机器绞伤、碾压伤、鞭炮炸伤、铅笔捅伤。各位家长,一定要把孩子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儿童家庭安全问题更是不能忽视。

手部外伤Handinjury

儿童手部外伤也属常见意外伤害之一,例如不小心被刀面割伤、打球时不小心的擦伤和撞伤,甚至在运动和日常生活当中严重摔伤导致手指骨折变形等,都属于手部外伤!

手部外伤的急救要根据当时受伤的程度来进行判别,从而施行不同的急救方案!

第一步,不必惊慌。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大人的安慰,家长先说安慰孩子的话,同时检查孩子的皮肤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第二步,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如果创口处比较脏,不要盲目包扎,避免感染和破伤风的风险。

  

第三步,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第四步,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指甲掀开脱落,医院进行诊治。

  

第五步,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及时止血,可用有弹性的橡皮筋(妈妈扎辫子的头绳)为孩子止血,止血处在更靠近心脏的那一端。

  

之后及时送医让医生专业处理。

当手指割裂伤有出血现象

1、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用干净的水冲洗,直到表皮的脏物被冲洗干净;

2、用干净的衣物或者急救包内的敷料进行敷盖、压迫、止血;

3、医院进行轻伤缝合,或者进一步诊断和下一步治疗。

关节软组织与韧带损伤

1、停止继续运动;

2、使用冰块、湿毛巾、甚至冰棒对伤口进行冷敷、消肿,避免因肿胀、出血而加重损伤;

3、及时对创伤处进行固定;

4、医院接受治疗。

特殊情况提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孩子受伤后拍摄CT可能无法正确显示儿童软骨损伤,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一切正常,但过了一段时间会发现孩子的手出现无法动弹、肿胀、关节变型,甚至是手变短了等情况,此时应立刻到儿童骨科或有专业相关知识医生处接受诊断治疗,千万不可自行按日常处理原则来进行不恰当的处理,不正确处理可能将造成畸形等严重后果。

关于手部外伤的急救常识,说法不一!小编总结出流传较为广泛的几种方法,请各位认真辨别哦!

误区一:割伤擦伤不需要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持创面的清洁。手指一旦被割破,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快速、健康的愈合

误区二:儿童喜欢乱动,在包扎伤口的时候需要紧一点,才不容易脱落导致伤口感染。

不能因为小孩子好动就随意决定包扎的松紧程度。在任何情况下,包扎都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用云南白药等止血。

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四:每天换药误区四: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只要保持伤口清洁,并不需要每天换药,正常情况下,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疤痕的形成。

  

万一孩子手指断了,断指的保存也有讲究。医院张岩亮院长提醒家长:

  

孩子的断指用无菌敷料(可用干净的布巾代替)包好,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一定要密封好,因为断指不可以和冰块或冰水直接接触,不然会冻伤变性。

  

密封好后,再放到适当的容器里,周围放上冰块,如无冰块,放冰棍、雪糕也行,使断指保存在0-4℃的环境。一般说来,断指6至8小时内要尽快再植,不然断指组织会坏死,错过再植时机。

医院宣传科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y/92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