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对手及前臂屈肌腱粘连的

2016-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前臂及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临床常见,修复方法很多。但修复术后常并软组织粘连,严重影响握拳及屈指功能的恢复,近年来随着对肌腱等软组织自身血管系统及内源性愈合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尝试应用阻隔法来防止重要组织粘连的发生。为此,作者在对屈肌腱进行急诊修复时加用医用透明质酸钠作为阻隔材料,以预防屈肌腱粘连。

发表在《中国临床康复》上的一篇文章,由哈尔滨医院骨外科的杨成林,张华秋等人观察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恢复手功能的效果。于-03/-07观察哈尔滨医院骨外科屈肌腱损伤修复使用透明质酸钠患者32例(53条屈肌腱)。在对手及前臂Ⅱ、Ⅲ、Ⅳ区屈肌腱损伤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接肌腱的同时,将透明质酸钠注射到腱鞘内或喷涂于肌腱缝合口周围,术后在外固定保护位下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同期选取31例52条屈肌腱损伤同法修复,但术中不应用透明质酸钠,以作为对照。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加以检测伤手功能以评估疗效。结果是透明质酸钠组32例53条肌腱随访26例46条肌腱,随访率81%;对照组31例患者52条屈肌腱损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随访时间6个月。透明质酸钠组随访46条肌腱,效果优良者为40条,优良率为87%,未用透明质酸钠的对照组随访52条肌腱,效果优良者为35条,优良率为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Х2=5.1;P0.05)。结论是手及前臂Ⅱ、Ⅲ、Ⅳ区屈肌腱损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可预防和减轻屈肌腱术后粘连,显著促进伤手功能的康复。

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愈合包括内源性愈合和外源性愈合两种途径,外源性愈合过程是腱周组织粘连带入血运和修复细胞来完成,粘连是外源性修复反应的基本成分。内源性愈合过程是肌腱细胞本身增生,并合成、分泌胶原修复损伤,是一种非粘连依赖性的修复过程。促进内源性愈合反应的发生,减少外源性愈合成分的参与,是解决肌腱等组织术后粘连问题的努力方向。近年来随着对肌腱等软组织自身血管系统及内源性愈合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有人开始尝试应用阻隔法来防止周围软组织侵入正在愈合过程中的重要组织间隙,以达到预防或减轻重要组织粘连发生的目的。

临床应用证明透明质酸钠可在组织表面形成一种无序纤维网,形成隔离空间,产生生物屏障,以阻碍外源性组织细胞靠近损伤处,从而抑制粘连。并能抑制创面毛细管渗血和纤维蛋白质沉着,减少能形成永久粘连骨架的血块数量。因其可改善伤区肌腱组织的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故将炎症反应控制在有利于机体组织修复愈合的程度内,从而减少外源性愈合的方式的参与,减少肌腱粘连的机会,以提高肌腱愈合的质量,同时具有润滑并减少肌腱等软组织粘连和瘢痕形成的功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二次松解手术痛苦并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该物质无毒、无抗原性,可在生物体内自行降解。本组临床资料证实,透明质酸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起者屈指功能明显优于后者。国外学者研究认为肌腱损伤术后早期进行控制性功能训练是防止肌腱粘连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外固定保护下锻炼,既能早期有效预防粘连,同时又能尽量避免训练过程中肌腱再断裂等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加速了肌腱的修复及愈合过程,增加肌腱的抗张强度,保证了肌腱的早期康复训练。减少了肌腱的外源性愈合和粘连的形成,增加了肌腱的滑动性和康复顺应性,而肌腱粘连的减轻和康复顺应性的增加又极大地增强了康复训练的幅度和有效性,两者互为因果、互为促进。

肌腱组织损伤应用显微无创技术、保护腱鞘及滑膜组织、并结合应用透明质酸钠、术后辅助外固定下早期渐进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肌腱损伤的临床修复疗效。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yy/88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