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中医康复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
2020-7-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复习大纲
★
★
一、《职业道德》知识点
1、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行为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与准则。2、在一般活动中,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行为准则来支撑的。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技能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标准。4、中医康复理疗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康复理疗工作中,应遵循与中医康复理疗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5、中医康复理疗师在工作中有特殊性,康复理疗师一定要遵纪守法,坚决抵制不正当的违法活动。6、职业技能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7、中医康复理疗师要有良好的修养,能够与其他同事很好地相处,善于接受各级主管的领导,友善地团结同事。8、中医康复理疗工作中要有良好的环境,必须有一定的消毒设备和严格的消毒制度,预防各种交叉感染。9、康复理疗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穿好工作服,认真接待顾客,在工作中,一定按规范进行,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10、中医康复理疗师是涉及人体健康的职业。11、掌握知识的准确性与透彻程度,技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客人的服务质量。12、作为一名中医康复理疗师要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13、康复理疗师要专研技术,掌握卫生消毒常识,经过反复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14、职业道德的范围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准则。15、康复理疗师不应该挑选顾客。16、康复理疗师职业守则包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真诚守信。17、康复理疗师真诚守信包括:保证质量、严格消毒、规范操作。18、康复理疗师文明服务包括: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说话亲切。二、《人体解剖学》知识点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2、运动系统对人体起到支持、运动、保护的作用。3、骨是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的。4、成人骨内有1/3有机质。5、成人躯干骨共有51块6、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肋骨。7、胸骨体为扁骨。8、胸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9、胸骨角平对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10、上肢骨共有64块,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11、肱骨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12、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分为一体两端。13、指骨共有14节。14、腕骨共有8块。15、股骨位于人体大腿部部位,是人体最长的骨,可分为一体两端。16、关节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17、脊柱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接而成。18、肩关节是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19、肩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外、旋内和环转运动。20、肘关节主要能做屈、伸运动。21、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能做开口、闭口和向左右侧方运动。22、人体的肌由平滑肌、心肌构成。23、骨骼肌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随意肌。24、背肌主要为斜方肌和背阔肌。25、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的肌肉是斜方肌。26、面肌又称为表情肌,多数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27、髋肌为运动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大肌。28、小腿外侧肌群位于腓骨的外侧,主要作用是足外翻。2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30、消化管是口腔到肛门的弯曲管道。31、消化系统中将空肠到肛门的一段,称为下消化管。32、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有咀嚼、协助发音及初步消化等功能。33、每个胃有2个口。34、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场约为5~7m。35、大肠长约1.5m。36、结肠位于盲肠和直肠之间。37、肝属于消化腺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38、鼻、咽、喉属于上呼吸道。39、主支气管、肺内各种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40、喉位于颈前部正中,居皮下。41、肺位于胸腔内,分为左肺和右肺,左右肺都成圆锥形。42、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43、输尿管成人全长为20~30cm。44、男尿道有排尿与排精功能。45、心像倒置的圆锥形,稍大于本人的拳头。46、脾位于左季肋部,为重要的淋巴器官,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还有储血功能。47、脑神经共12对。48、脊神经31对。49、称延髓、脑桥、中脑为脑干。50、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不的前面。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1、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2、五脏中直接通于自然界的是肺。3、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4、五脏中被称为“火脏”的是心。5、君主之官的是心。6、心开窍于舌。7、志为喜的脏是心脏。8、心在液为汗。9、与小肠互为表里关系的脏是心。10、五脏中位置最高的是肺。11、肺不耐寒热,所以被称为娇脏。12、五脏中有“华盖”之称的是肺。13、肺在志为悲。14、肺在液为涕。15、朝百脉的脏是肺。16、肺主魄。17、肝在五脏中被称为刚脏。18、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变化形式。19、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20、肝的生理作用的是在体合筋。21、被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是肝脏。22、中医认为魂与肝有关。23、肾被称为作强之官。24、肾在五行中属水。2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主藏精。26、“齿为肾之余”。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也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27、肾开窍于耳和二阴。28、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29、治“痿症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是脾主肌肉。脾胃相互为表里关系,阳明经多气多血,脾胃在体合四肢肌肉,因此脾主肌肉的机理成立(胃主受纳)30、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31、脾在液为涎。32、在“七冲门”中牙齿被称为户门。33、在“七冲门”中会厌被称为吸门。34、六腑中与肝相表里的腑是胆。35、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胆汁、主决断、协助消化。36、胃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纳。37、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泌别清浊、小肠主液。38、“肾主二便”说明了大肠的何种功能大肠主津。这里说的是大肠功能,肾主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气能固摄二便)39、膀胱与肾相互为表里。40、膀胱生理功能是贮存尿液。41、六腑中被称为“孤府”的是三焦。42、三焦的生理功能是运行水液。43、脑为髓海。44、与天癸的产生关系密切的是女子胞。45、“水火既济”指的是心肾之间的关系。46、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心、肝、肺、脾。47、肝胆相表里。48、干燥为阳。49、《内经》中阴阳之征兆为水火。50、水属阴、火属阳、温热属阳。51、“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说明了阴阳的互根互用。52、“物极必反”说明了阴阳的相互转化。53、五行中属火的是心。54、五行中属水的是肾。55、五行相生包括:木生火、土生金、火生土。56、五行相克的脏是心肾。57、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中称为“倍克”关系的是相乘。58、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中称为“反克”关系的是相侮。59、五行相克:肝克脾、肺克肝、肾克心。60、在六淫邪气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点的外邪是风邪。61、导致人体产生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属于风邪的主动特点。62、皮肤瘙痒无定处,此起彼伏属于风邪的风性善行特点。63、自然界中具有凝结特点的外邪是寒。64、寒邪致病特点包括:寒易损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65、出现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状属于寒易损伤阳气。66、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的外邪是暑。67、暑邪的特点有:暑性炎热、暑性升散、暑多挟湿。68、身热不扬、四肢困重、食欲不振、胸闷呕吐见于暑邪的暑多挟湿特点。69、自然界中具有粘滞特性的外邪是湿邪。70、湿邪易阻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71、外感六淫中,导致病程较缠绵的邪气是湿邪。72、自然界中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火邪。73、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74、燥易伤肺的;理论依据是燥性干涩。75、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的主要病因是燥易伤津。76、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是暑邪。77、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的外邪是热邪。78、《医宗金鉴》中“痈疽原是火毒生”说明火的火易致疮痈。79、自然界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是戾气。80、在病因中,七情属于内伤。81、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82、七情的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脏腑。83、大怒、暴怒可使气机向上。84、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视伤血。85、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主要是劳神过度。86.临床出现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的主要因素是饮食偏嗜。87、出现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肢体软弱的主要因素是久卧伤气。88、分泌物、排泄物量多黏浊,头重如裹或四肢酸重,病程缠绵的病因是湿。89、质地粘稠混浊,随气流行的病理产物是痰。90、饮停于肠胃者属于痰饮。91、饮停于胁下者属于悬饮。92、痰的致病特点是:阻碍气血的运行、致病广泛、变幻多端、易扰神明。93、瘀血致病特点是:疼痛、肿块、出血。94、结石的致病特点包括:病程较长、易阻滞气机、绞痛。95、伤口表现为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属于风毒。96、出现面色萎黄,水中磨牙多见于蛔虫。97、药邪行成的因素是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四、《经络腧穴》知识点1、最早的经络理论是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关于经脉的著作。2、经络系统中与心在五行同属火的是小肠。3、十二经脉的组成:手足、阴阳、脏腑。4、手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胸走手。5、手三阳经的循行走向是手走头。6、足三阳经的循行走向是头走足。7、足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足走胸。8、任脉、督脉、带脉属于奇经八脉。9、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10、冲脉被称为“血海”。11、出于或起于胞中的脉是带脉。12、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反应点是腧穴。13、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上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14、人体十四经穴共有个。15、没有分布在十二经脉以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有固定的位置,有固定的名称称为经外奇穴。16.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手指比量法属于腧穴定位法。17、人体前发际到后发际12寸。18、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19、两乳头之间8寸。20、腋纹头到肘横纹为9寸。21、臀横纹至膝中为14寸。22、五输穴中具有急救作用的是井穴。23、五输穴中用于关节疼痛康复的是输穴。24、八会穴中腑病取中脘。25、下合穴善于治疗六腑病。26、手太阴肺经共11穴。27、中府属于肺经募穴。28、对咽喉肿痛有较好康复作用的腧穴是商阳。29、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腧穴是曲池。30、足阳明胃经4条支脉。31、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的腧穴是归来。32、癫痫狂、头痛眩晕、便秘水肿属于丰隆穴主治范围。33、隐白是脾经的井穴。34、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阴陵泉。35、具有调节腹痛、腹泻、便秘的腧穴是大横。36、心经共9个腧穴。37、在手小指的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的腧穴是少冲。38、通于督脉的腧穴是后溪。39、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腧穴。40、位于面部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的腧穴是耳门。41、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膈俞。42、对遗精、阳痿、遗尿、耳聋康复调理较好的腧穴是肾俞。43、在大腿后侧,臀横纹中央的腧穴是承扶。44、对腰背痛康复调理较好的腧穴是委中。45、临床调理中,对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有特殊作用的腧穴是至阴。46、照海属于肾经腧穴。47、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腧穴是大陵。48、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的腧穴是阳池。49、环跳、风市、肩井属于胆经腧穴。50、太冲穴是肝经的输穴。51、对手指不能屈伸康复理疗作用较好的腧穴是中渚。52、乳汁不下、瘰疬、肩背疼痛属于肩井穴康复理疗作用的腧穴。53、太冲属于肝经原穴。54、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腧穴是命门。55、神庭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6、关元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脐下3寸。57、位于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的穴位是安眠。58、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的奇穴是子宫。59、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的腧穴是腰眼。60、定位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鹤顶。五、《按摩技术》知识点1、头部康复理疗手法包括:按四神聪法、指掐五经、指拨头维。2、胸腹部康复理疗手法包括:宣肺理气手法、疏肝宽胁手法、健脾和胃手法。3、感冒康复理疗按摩手法太阳穴与风池穴点按1~2分钟,均用较重手法。4、对高血压康复理疗手法操作包括:印堂穴、神庭穴、中脘穴。5、糖尿病康复理疗按摩筑宾穴,反复3~5分钟分钟。6、肩周炎康复理疗,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在患侧自风池穴推至肩贞穴。7、颈椎病俯卧位康复理疗时,患者头与床的夹角为30°。8、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按摩用穴是肾俞、环跳、委中。9、康复理疗按摩递质可分为5种剂型。10.养心疏肝法包括:点按头维法、揉颞部法、揉风池法。11、清头醒脑康复理疗手法包括:掐百会穴法、掐四神聪法、雀啄颞部。12、益智养神手法是开天门法。13、胸腹部康复调理,术者以一手掌心置于章门穴自外向内,自上向下推摩,反复数次。14、健脾和胃法包括:点按三脘、脐周团摩法、腹肌提挤法。15、温肾壮腰手法适用于久坐腰酸。16、按揉肩周法术者双手自肩峰至肩胛部反复按揉,在自肩峰三角肌部向肘部到腕部反复按揉数次。17、滑利肩关节手法手法用于治疗肩周酸痛,屈伸不利,具有滑利关节作用。18、肝郁化火失眠症康复调理常用的腧穴包括:心俞、期门、大敦。19、失眠症康复调理点按中脘、脾俞、胃俞的证型是胃气不和。20、高血压康复调理一般在血压点点按3~5分钟。21、痛风康复调理点按上脘穴、中脘穴应顺时针摩腹,反复数次。22、脂肪肝康复调理手法双手滚背部膀胱经,由上至下反复数次。23、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粘稠,色紫红的症型为血热。24、痛经临床证型包括:气血瘀滞、寒凝湿滞、气血虚弱。25、康复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肾气虚体弱证适用的腧穴包括:命门、肾俞、太溪。26、小儿腹泻临床证型包括:伤食、虚寒、实热。27、康复调理小儿肥胖症,术者以一拇指逆时针揉足三里,反复3~5分钟。28、小儿突然四肢抽搐,头仰眼吊,瞳孔扩大并对光反应消失。按中医辨证为小儿惊风。29、适用于痰火积滞的小儿惊风宜指揉小天心。30、湿热未清慢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是阵痛。31、皮肤发红,水疱聚集,刺痛难忍,多发生在颈部与腰部的的临床病症是带状疱疹。32、肾虚型牙痛康复调理点按肾俞、地仓。33、耳聋加耳鸣如蝉声,身倦食少属于肾虚耳聋。34、肩周炎康复调理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在患侧自风池至肩贞穴,以微热为度。35、导致出现四肢活动受限,行动障碍的颈椎病症型是脊髓型。36、颈椎病康复调理俯卧位施术,头与床夹角30°。37、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调理点穴包括:肾俞、环跳、委中。38、髌骨软化临床表现的是损伤、退行性病变、膝关节活动不利。39、髌骨软化康复调理手法包括:术者以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梁丘穴与血海穴进行拿法、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等穴、术者以拇指拨揉膝关节周围痛点。40、网球肘临床表现包括:前臂肌腱损伤、软组织损伤、肱骨关节滑囊损伤。41、康复调理按摩递质共有5种。42、按摩递质主要作用是增加按摩效果和保护肌肤。43、酊剂配制法包括:溶解法、横释法、浸渍法。44、按摩常用的膏剂包括:浸膏剂、流膏剂、软膏剂。45、按摩常用的黑膏药作用包括:消肿、拔毒、生肌。46、红花油的主治作用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47、按摩常用的硬膏药又称为黑膏药。48、黑膏药在制作过程中,以植物油与铅丹溶化后,温度降到70°为宜。49、散剂制备方法包括:研磨法、搅拌混合法、过筛混合法。50、薄荷水的制备应用薄荷茎叶。六、《中医营养》知识点1、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保健身体、治疗疾病、防老延衰的一门学问。2、寒凉性食物作用是滋阴、清热、解毒。3、温热食物作用是通络、散寒、助阳。4、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味是酸。5、五味中具有补益作用的味是甘。6、五味中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味是咸。7、具有补肺气作用的食物是生胡萝卜。8、熟胡萝卜性味甘温,具有补脾气的作用。9、生胡萝卜汁可以防肺癌的发生。10、鸡蛋清具有补气益阴作用。11、“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在于我国黄帝内经著作。12、按照五味入五脏的规律,苦味入心。13、按照五味入五脏的规律,甘味入脾。14、临床患者出现舌尖红、手心发热、烦躁不眠时采用苦味食物进行调理。15、对于一些肾气虚弱消耗性的疾病,往往采用入肺经的辛味食物辅助康复调理。16、脾胃虚寒患者康复理疗忌食生冷。17、脾胃湿热患者康复理疗忌油腻。18、风热病症忌腥膻食物。19、哮喘病症忌发物。20、具有温经、助阳、活血、散寒作用的是食物是温热。21、用于火旺、恶心、呕吐、咳嗽等疾病的是降。22、食物中葱、姜、蒜、花椒具有升浮。23、食物中杏仁、梅子、莲子、冬瓜具有沉降。24、手术后气短乏力特别有效的食疗方是黄芪童子鸡。25、教师、广播员等常饮用保护咽喉作用的是清咽饮。26、花生衣膏多用于贫血的康复理疗。27、赤小豆鲤鱼汤适合于水肿的康复理疗。28、发热病人康复理疗时忌辛辣、油腻。29、热病初愈康复理疗时忌辛辣香燥食品。30、肺痨患者忌海带、海藻及辛辣食物。七、《刮痧与拔罐》知识点1、痧是诸多病的证侯,痧证又称为痧气。2、刮痧康复理疗作用是疏通气血、扶正祛邪排出毒素、增强人体免疫力。3、一般临床刮痧时刮痧板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以45°最佳。4、整体刮痧时,刮痧顺序是先背部后腹部。5、刮痧一般施术20分钟左右。6、刮痧康复理疗每次施术间隔3~6天。7、刮痧一般7~10次次为1疗程。8、刮痧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者、传染性皮肤病、年老体弱者。9、刮痧注意事项包括:保持空气流通、受术者注意保暖、刮痧介质清除干净。10、康复理疗刮痧时受术者空腹不宜进行刮痧。11、刮痧疗法徒手施术又称为撮痧法。12、撮痧法包括:揪痧法、扯痧法、挤痧法。13、术者以右手食中两指屈曲,指背蘸清水或低度酒,在受术者体表用力揪拔并发出“啪啪”的响声为揪痧法。14、术者以两手拇指或单手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在施术部位进行挤压,以挤出紫红色痧斑为止为挤痧法。15、术者以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扯提手术部位,使皮肤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痧点为拧痧法。16、拔罐疗法作用原理是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力。17、拔罐疗法中罐的种类有4种。18、拔罐种类有:玻璃罐、抽气罐、竹罐。19、拔罐方法包括: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20、火罐法包括: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21、拔罐是作用于人体十二皮部。22、拔罐适应症包括:风湿痹痛、急慢性疼痛、脏腑功能紊乱。23、拔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为宜。24、走罐法适用于肌肉丰厚大面积部位。25、刺血拔罐适应范围:中暑、高热、目赤肿痛。26、适合采用药罐的拔罐工具是竹罐。27、拔罐适应症有急慢性疼痛。28、拔罐注意事项包括:防止时间过长、防止烫伤、防止脱罐。29、咳嗽刮痧常用腧穴的是肺俞、尺泽、大椎。30、胃痛刮痧可用足三里、中脘、合谷穴。31、食积性腹泻适宜用足三里穴刮痧。32、热结型便秘适宜刮痧的腧穴是曲池。33、适宜心肾不交失眠症刮痧的常用腧穴是心俞。34、在拔罐用具中,1~5号罐具,5号罐体积最大。35、外感咳嗽拔罐理疗时,应在大椎穴、肺俞穴拔罐,留罐5~15分钟施术。36、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拔罐康复理疗宜用阳陵泉穴拔罐,留罐10~15分钟。37、肾虚泄泻拔罐理疗宜用关元、命门穴。38、头昏脑涨刮痧理疗时,在风府穴,由上至下进行刮痧,以出痧为度。39、鼻窍不通刮痧理疗时刮肺俞穴、风池穴、鼻通穴。40、颈部酸痛刮痧理疗包括:肩井、风池、大杼。41.腰背酸痛刮痧康复理疗时,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刮痧,由上至下,自风门穴至肾俞穴,以出痧为度。42、刮痧康复调理食欲不佳包括:在背部脾俞至胃俞穴进行刮痧,以出痧为度、在中脘至下脘进行刮痧、在腿部足三里穴进行刮痧。43、精神劳累刮痧康复理疗常用腧穴是印堂穴、内关穴、神门穴。44、头昏脑涨拔罐理疗在肩部左右进行走罐。45、鼻窍不通康复理疗在肺俞进行走罐,先左侧后右侧旋转方向施术,以出痧为度。46、视物不清时进行拔罐理疗宜在肝俞进行走罐,上下进行,以出痧为度。47、肩部酸痛拔罐理疗常用腧穴的是抬肩穴、肩贞穴、肩井穴。48、腰背酸痛拔罐理疗时在背腰部大杼至三焦俞进行走罐,上下往返进行,以出痧为度。49、食欲不佳拔罐调理,在小腿部足三里穴进行拔罐10~15分钟为宜。50、运动劳累拔罐理疗宜在下肢后侧小腿部走罐。八、《砭术与灸法》知识点1、泗滨浮石的红外线辐射频带极宽,波长超过15um。2、用砭具的宽钝部紧贴于皮肤上,作来回直线形或螺旋形的推刮法称为推刮擦摩法。3、用砭具的圆钝突出部着力于体表的穴位上,逐渐垂直向下用力的手法称为点按法。4、用圆柱或圆锥形的砭具紧贴于皮肤之上,做来回滚动的方法称为滚揉法。5、用砭具的钝部或平面叩击身体穴位或身体的某一部位,称为叩拍法。6、肩周炎初期砭石理疗应采用轻柔和缓手法。7、腰痛砭石疗法宜用温法。8、电热砭石治疗仪电热砭可保持人体皮肤感到合适的安全温度范围45~53°。9、砭石作用机理是温助阳气、疏通经络、祛瘀止痛。10、泗滨浮石临床上对寒症、阳虚效果较好。11、灸法是中医最早的疗法。12、公元六世纪针灸疗法传入朝鲜和日本。13、灸法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14、每年农历4~5月,采集肥厚新鲜的艾叶最佳。15、艾炷灸大炷的炷底直径约1㎝。16、化脓灸适应症有:哮喘、瘰疬、肺结核。17、化脓灸禁忌症有:大怒、大劳、大饥。18、非化脓灸主要是麦粒灸。19、隔姜灸适应范围有:感冒、呕吐、腹泻。20、隔蒜灸临床主治范围有:虫毒所伤、腹中积块、肺痨。21、具有回阳、救逆、固脱作用的灸法是隔盐灸。22、有温肾壮阳作用,用于各种阳虚证的灸法是隔附子饼灸。23、具有消肿、拔毒、散瘀、止痛作用的灸法是隔蒜灸。24、具有温中、散寒、止呕、解表作用的灸法是隔姜灸。25、艾条温和灸法操作,距离皮肤2~3㎝。26、艾条雀啄灸适用于昏厥急救、胎位不正、无乳理疗。27、灸盒灸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灸治。28、艾灸法康复理疗临床主症包括:痛经、胃痛、阳痿。29、禁灸部位有:大血管处、乳头、睾丸。30、外感风寒头痛适宜隔姜灸。31、胃下垂灸法常用的腧穴是百会穴。32、女性崩漏艾灸康复理疗主穴是隐白。33、艾灸治疗包括:痛经、腹痛、疝气。34、腰痛艾灸康复理疗腧穴包括:肾俞、命门、委中。35、带状疱疹艾灸理疗适宜灸阿是穴。36、慢性鼻炎艾灸适宜雀啄灸。37、胃脘痛康复理疗的穴位有:中脘、神阙、水分。38、艾灸调理水肿病的常用腧穴是水分。39、呃逆艾灸调理包括:天枢、中脘、内关。40、闭经艾灸理疗包括:大赫、关元、足三里。★
考试介绍
★
★
一、参加考试人员1、参加培训,完成规定学时学习的学员,授权单位的名单为准。授权单位:广东省五羊职业技能鉴定所
广东省五羊职业培训学院
二、考试安排1、考试时间:年5月9日上午9:00-11:00(第三期考试时间)2、考试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