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末端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025/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腱末端病是指肌腱或韧带止点部因关节长期的运动、摩擦或劳损引起局部组织变性、炎症改变,从而引发临床症状。
一、腱末端的结构和分型
(一)腱末端的结构
腱末端是指肌腱或韧带的止点,又称“腱止装置”或“末端装置”
腱末端结构由浅层到深层为:波浪状的腱纤维、纤维软骨层、潮线、钙化软骨层、和骨组织。
这种由不同组织按特殊方式相连的结构,保证了腱止点强度,有利于其最大限度的传导肌力,带动关节运动。腱末端的附属结构有:腱围、滑囊、滑膜、脂肪垫、止点下软骨、软骨垫等,起到营养、减少摩擦、辅助腱或韧带功能的作用。
(二)腱末端的分型
腱止点周围的附属结构因腱所在的部位及其发挥作用不同,存在着典型特征与差别。根据腱止点附属结构不同,把腱末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滑车型腱止点:腱止点下方有球形关节软骨面,起到增加力矩并减少局部摩擦的作用,如跟腱的止点。
弯曲牵拉型腱止点:腱止点的下方有特殊软骨垫结构,止于骨的下级,具有衬垫作用。如髌腱的止点。
牵拉型腱止点:腱止点下方有滑囊,其主要作用是缓冲牵拉应力,如足趾腱膜在跟骨上的止点。
二、腱末端的功能
腱末端的主要功能是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应力通过止点均匀的传递到骨骼上,继而产生关节运动。肌肉收缩带动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强大收缩力,经腱止点传导至骨时,牵拉应力成倍增加,这样的应力直接作用于骨或腱都将引起损伤。而腱止点可以起到缓冲和分散应力的作用。
腱末端的功能和腱末端的结构相关,腱末端的胶原纤维成波浪形排列,富含弹性纤维,当受到牵拉时胶原纤维被拉直,起到缓冲作用。
纤维软骨层中软骨细胞的胞囊受牵拉时由圆形变成梭形,缓冲应力。
腱纤维穿过钙化层进入骨组织时,斜行插入骨组织,可大大减少应力。
腱下的关节软骨在腱受到牵拉时可受压变薄,缓冲牵拉应力的直接作用。
三、腱末端病的病理
腱末端病的病理改变较为复杂,镜下显示较轻的腱的波浪形纤维排列消失,较重的出现玻璃样变、纤维样变及纤维断裂,可有血管及脂肪组织侵入腱内。纤维软骨层由血管侵入,有的可出现软骨团或透明软骨样变化。钙化软骨层出现潮线增厚,形状不规则。骨组织可发生髓腔纤维化腱围组织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硬化,腱围组织与腱紧密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