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损伤康复的关键病变处保护,健康处加强

2022-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跟腱炎”其实没炎症

许多运动损伤,比如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髌腱炎;其实并无炎症,而是一种退行性变。长期处于高应力,肌腱逐渐适应,并发生变化,内生更多的新生血管,从而产生疼痛。

病变区域的肌腱呈黄褐色,而正常是白色;病变区域胶原蛋白是无序排列,正常区域则是长轴向对齐排列。只有20%的病变肌腱会出现明显疼痛,剩余的80%是无痛的,但均会导致运动表现下降。

精英选手肌腱更易受伤

肌腱类似弹簧,能存储和释放能量。

比如跑步触地时,势能被存储,并在推蹬地面瞬间释放出来,形成一个能量循环。聪明的跑者在推蹬地面时,小腿三头肌是等长收缩状态,其长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依赖足底筋膜、跟腱的伸缩实现能量转换,而且肌腱伸缩和传递力量远比肌肉高效和快速。

那些训练后小腿酸胀疼痛的耐力跑者,跑姿自然是不够经济,在旁观者看来:这位跑者触地时间长,而且缺乏弹性。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优秀的运动员其足底筋膜、跟腱的负荷和受伤风险也相应越高。

患者缺乏足够耐心

肌腱的作用是连接肌肉和骨骼,因此它存在于肌肉两端。这些部位血液供应通常不佳,缺少充足的ATP和氧气供应,一旦受伤,往往自我修复周期长达数月。

有趣的是:作为耐力运动爱好者反而对康复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们无法接受完全停训的折磨,往往稍有好转就立刻重返运动场,以致于经久不愈。

焦虑会加重疼痛

于是,患者对待损伤的错误观念,会导致疼痛转为慢性,疼痛程度甚至与实际损伤不成比例,这称之为中枢易化Centralsensitivity。神经系统变得敏感。比如慢性下背痛,已经存在焦虑、失望的负面情绪,同样会干扰疼痛程度。

所有的肌骨损伤在初期都应充分保护,激活人体的自愈能力。激烈的拉伸动作往往会造成次生损伤。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会这么做,短暂的舒适换来更严重的后果。

尽管部分肌腱的损伤会影响整条肌肉表现,但是借助健康区域仍然可以完成部分功能。因此,肌腱损伤康复的关键是病变处保护,健康处加强。一边保护受伤部位,等待自愈;一边加强非病变部位,防止萎缩和功能退化。这看似矛盾,却可以实现:

使用肌效能贴保护和辅助病变部位

避免任何形式的整体拉伸

循序渐进的等长-等动训练

多向训练,并避免受伤方向。比如腘绳肌肌腱病早期要避免矢状面向前的训练(屈髋伸膝方向)

关于剂量

肌腱病的康复可以适当带痛训练,2分以下的疼痛更利于康复。但金标准是:24小时内疼痛回到基准。因此运动剂量的设计和正确的运动模式至关重要!

产品和服务

运动康复

跑姿评估/运动表现提升

青少年运动损伤康复

中考体育训练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hl/100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