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肌肉的肌腱膜和肌间膜针刀医学理论

2020-9-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423.html

(一)、头面部肌肉的肌腱膜和肌间膜帽状肌腱膜

帽状肌腱膜(galeaaponeurotira),该膜覆盖颅顶的中部(图1-3-1).为一坚韧的纤维组织板,与头部皮肤紧密结合为一层,膜的两侧部分

为耳肌及耳前肌的起点,并有部分纤维移行于颞筋膜。请注意这不是帽状筋膜,但它是在帽状筋膜的深面,通过帽状筋膜与头部皮肤紧密结合在一起(图1-3-2).它是人体一个特殊的肌腱膜。帽状肌腱膜的深面,有帽状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帽状肌腱膜通过帽状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与颅骨外膜相邻,头顶部皮肤的小幅度活动,就是通过帽状肌腱膜和颅骨外膜的相对移动,和帽状肌腱膜与耳上肌和耳前肌的起点部分相对移动实现的,帽状肌腱膜可以产生少量的滑液,以利于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年2月10日-2月12日段朝阳教授针刀医学新鲜尸体精细解剖(视频版2月版)

头顶部的轻微外伤,极易引起帽状肌腱膜和领骨外膜。其上肌和耳前肌的起点部分的粘连、结疤,而影响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出现局部疼痛症状或头顶部皮肤小幅度活动受限。此种疾病用常规方法,如针灸、理疗、封闭、外敷中药,一般都难以奏效,因为帽状肌腱膜和颅骨外膜的粘连难以松开,瘢痕结节难以分离开,它的根本病因得不到解决,所以症状就难以消失。用针刀将帽状肌腱膜和颅骨外膜进行剥离松解,使两者彻底分离,消除根本病因,此病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治疗。帽状肌腱膜和颅骨外膜之间没有肌间膜相连,而在耳上肌和耳前肌起始处则有少量的肌间膜,但它不象四肢和躯干肌肉之间的肌间膜那样长且多,也很少受到单独性的损伤。头顶部肌肉的肌腱膜和肌间膜:枕额肌肌腹分为两部分,后部叫枕腹,前部叫额腹,两肌腹之间连以帽状腱膜。枕腹位于两侧枕部的皮下,为一长方形的扁肌,较额腹弱小,起自上项线的外侧部和乳突部的上面,肌纤维斜向外上方,移行于帽状腱膜的后缘,此肌向后牵引帽状腱膜,和帽状腱膜与额腹共同作用时,使眼裂开大,枕腹受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图1-3-1);额腹居额部皮下,宽阔而菲薄,较枕腹发达,起自帽状肌腱膜,肌纤维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并和眼轮匝肌相互交错,其深面的筋膜,止于眶缘的上部,该肌内侧的肌纤维下部与对侧者相互毗邻上部稍分开,此肌两侧共同作用时向前牵拉帽状肌腱膜,使头皮向前,并使额部产生额纹,上提眉部及眼睑,使眼睁开,所以该肌是眼轮匝肌的拮抗肌,额腹受面神经颡支支配(图1-3-1)。枕额肌的忱腹和额腹外侧面都覆盖肌腿膜,但额腹的下部没有肌腱膜,和额筋膜相联,枕腹和额腹的深面也被肌腱膜包绕,此两肌腹的深面肌腱膜和颅骨外膜相邻,在枕腹和额腹进行收缩运动时,和颅骨外膜产生相对运动。颞顶肌为一块发育不恒定的薄肌片,介于枕额肌额腹与耳前肌和耳上肌之间,起自耳上肌部位,止于帽状筋膜。此肌没有固定的肌睫膜和肌间膜,它的外侧面与筋膜和皮肤相联,活动度极小,它在进行收缩运动时,主要靠自身的弹性牵动皮肤运动。项横肌位于皮下,是一对小肌,但常不存在,起自枕外隆凸,肌纤维沿上项线向外,其纤维与陶锁乳交肌抵止腱交错后,止于乳突。此肌收缩时紧张枕部的筋膜和皮肤,此肌没有肌腱膜和肌间膜。

外耳肌由三块肌肉组成,即耳上肌、耳前肌、耳后肌,它们都没有完整的肌健膜和肌间膜。

眼周围肌:眼轮匝肌围绕眼裂周围的皮下,为椭圆形扁肌,深面紧贴眶部骨膜及睑筋膜的浅面,分眶部、睑部和泪部,该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该肌的肌腱膜零散而分割,但有少量的肌间膜和眶部骨膜相邻(图1-3-3、4)。

皱眉肌位于眼轮匝肌眶部,及枕额肌额腹的深面,两侧眉弓之间,

起自额骨鼻部,肌纤维斜向外上,终于眉部皮肤,此肌收缩时牵眉向下,使鼻根部皮肤产生纵沟,出现皱眉的表情,皱眉肌受面神经颞支配,该肌在和枕额肌肌额腹的相邻的外侧表面有肌腱膜和肌间膜,其余部位没有肌腱膜和肌间膜(图1-3-3)。

降眉肌为枕额肌额腹的延续部分,起自鼻根部,向上终于眉间部皮肤,牵引眉间部皮肤向下,使鼻根部的皮肤产生横纹,此肌的外侧面没有肌腱膜和肌间膜,其深面有肌腱膜与框部的骨膜相邻,且有肌间膜附着于肌腱膜和骨膜之间(图1-3-4)。?年2月27日-2月29日第四届蒋秀香教授针刀医学高级全修班

鼻肌:分为三个小肌,但很不发达,即横部、翼部和降鼻中隔肌,均由面神经颊支支配,此肌大部分部位没有肌腱膜,更无肌间膜(图1-3-4)。

口周围肌:分为浅、中、深三层。由于人类语言机能的极度复杂,口周围肌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形成一复杂的肌群,其中只有口轮匝肌是环行的,其余肌肉皆呈放射状排列,这些肌肉都受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支支配,其浅层包括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颧小肌、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中层包括提口角肌、降下唇肌;深层包括切牙肌、颏肌、颊肌。口周围肌这一复杂肌群相互重叠交叉,凡是两肌肉之间有相对运动的部位都有肌腱膜和肌间膜,其余部位有的和皮肤相联,有的和韧带相联,有的和筋膜相联,还有的和牙龈相联,都没有肌腱膜和肌间膜(图1-3-5)。

咀嚼肌群:狭义的咀嚼肌共有四对,强而有力,作用于下颌关节,其排列与下颌关节的运动特点相适应,在发生演化.上,均起源于第一鳃弓,神经均由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支配,按其位置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颞肌(受下颌神经的颞深神经支配)咬肌(受下颌神经的咬支支配);深层包括翼内肌(受下颌神经的翼内神经支配)和翼外肌(受下颌神经的翼外神经支配)。咀嚼肌群由于其活动非常频繁且强而有力,除肌肉的附着点、浅层的外侧面、深层的内侧面和骨、皮肤及粘膜相邻部位外,均有厚而强韧的肌腱膜包绕,也有肌间膜生于其间。(图1-3-6、7)?年3月2日-8日汉章针刀培训中心临床手把手综合实战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针刀医学原理》朱汉章·著,医院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培训推荐翻滚查看

年底特惠培训,终身受益,不可错过哦~

?年2月10日-2月12日段朝阳教授针刀医学新鲜尸体精细解剖(视频版2月版)

?年2月27日-2月29日第四届蒋秀香教授针刀医学高级全修班

?年3月2日-8日汉章针刀培训中心临床手把手综合实战班

持续更新中、敬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7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