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状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技巧,看完这篇就够
2021-1-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作者:刀客赵
来源:骨视新野
舟状骨骨折最早于年由Destot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并报道。自年Cravener开始进行舟状骨骨折分型研究以来,已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型理念及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分型包括Herbert分型、Mayo分型和Russe分型。
舟状骨骨折占手部骨折的11%,腕骨骨折的60%。舟状骨结构特殊,表面80%被覆软骨面;其血运70-80%由桡动脉腕背支逆行供应。
因此,开放性手术很容易损伤残存血运,导致骨不连、骨坏死。近年来,经皮微创螺钉固定术逐渐流行,分为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逆行)、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顺行)、经大多角骨螺钉固定术及掌、背侧混合固定术。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舟状骨骨折的分型及以上四种手术技巧,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分型
常见分型及临床意义:从对治疗原则指导的实际意义选择,最常用的分型包括Herbert分型、Mayo分型和Russe分型:一、Herbert分型
Herbert和Fisher()基于骨折部位及稳定性进行分型:
Herbert对例舟骨骨折按此系统进行分型后发现:B1型占19%;B2型占60%;B3型占21%。
此分型系统中,除舟骨结节和腰部单侧皮质不连续属于稳定型骨折外,其余累及双侧皮质的骨折均属于不稳定型。前者可石膏固定,而后者均需内固定。Herbert的该分型系统主要为螺钉内固定的指征提供指导。二、Mayo分型
Cooney(Mayo)年基于骨折部位进行分型:Mayo分型中的稳定性参考角度及移位程度汇总表:
其中,无移位/稳定型占71%;移位/不稳定型占29%。
Bohler()保守治疗例舟骨骨折发现基于部位的临床意义:
近端骨折需要制动8-10周;腰部及远端骨折需固定6-8周。
舟骨结节的愈合率%;其它部位骨折愈合率97%。
三、Russe分型
Russe()基于骨折线走形方向进行分型:斜形骨折:占35%,压应力所致的骨折,预示着骨折容易愈合;
横形骨折:占60%,压应力+剪力所致的骨折,预示着骨折愈合率一般;
垂直骨折:占5%,剪力所致的骨折,预示者骨折不稳定、不易愈合;
其它分型
一、AO分型
二、Schernberg分型:
三、Prosser分型:
二
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舟状骨骨折经皮螺钉固定的适应症包括无移位或轻度移位、但可经皮复位(包括撬拨复位)的舟状骨新鲜骨折。
禁忌症:中、重度移位骨折,不能经皮复位;或不稳定骨折。
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
1、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舟状骨腰部及远端骨折。
2、手术技术
全麻或神经阻滞、局麻。仰卧位、上臂外展放在可透X线的小桌上。前臂旋后,腕背下垫腕枕,使腕关节极度背伸、尺偏,这样可闪开大多角骨的阻挡。
导针自舟结节向尺侧和背侧各倾斜约45°左右进针(双45°)。导针方向与舟状骨长轴呈对角线(如下示意图)。
透视监测导针位置理想后,沿导针作小切口,空心钻钻孔(深度到近端皮质下2-4mm),沿导针拧入无头加压螺钉。移位明显者可试行牵引、撬拨及巾钳复位(如下图)。
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有时需要牺牲一部分大多角骨唇的骨质,以达到螺钉中置,但文献报道这部分边缘骨质牺牲是可以接受的[Waitayawinyu]。
常规投照(透视)位置摆放
3、Cases:
Case1
腕关节过伸、尺偏位,闪开大多角骨。自舟骨结节顶点2mm以远进针(可用12或14号注射器针头作软组织保护套协助进针)。透视监测导针(1mm)位置理想后,沿导针作5mm纵行小切口,测深,空心钻钻孔达软骨下2mm,沿导针拧入无头加压螺钉(螺钉长度较测深长度短2-4mm为宜),再次透视确认(如下图)。
Case2
Case3
4、并发症
进钉点周围软组织损伤风险:
KamineniS()等人通过32具尸体标本研究发现,掌侧经皮螺钉固定的进钉点平均距桡动脉主干为14mm(7-24mm)、桡神经19mm(7-35mm)、正中神经返支29mm(14-45mm)、桡动脉掌浅支5mm(0-8mm);导针平均桡偏角为34°、掌倾角58°;经皮掌侧固定桡动脉掌浅支损伤风险较大,因此建议在舟骨-大多角骨关节处作1cm纵行小切口,在直视下分离、进针操作较完全经皮安全。.Evans()通过15具尸体标本对舟状骨骨折掌侧经皮螺钉固定的研究发现,导针、螺钉有穿过桡侧腕屈肌腱、桡动脉掌浅支的风险(如下图)。因此,建议作小切口和钝性分离,以减少导针、螺钉对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的风险。必要时,还可以空针头作导向器和软组织保护套筒。
螺钉位置:
在尺偏正位(蝶位)及侧位像上,理想的螺钉方向应与舟状骨中轴线呈对角线,且钉尾应埋入关节面以下。
螺钉固定的“安全区”:
由于舟状骨解剖形态及位置特殊,在普通正侧位透视下导针、螺钉位置良好的病例,仍有螺钉穿出软骨面的风险,因此有人提出“安全区”概念。
三
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
舟状骨骨折的经皮背侧入路进针点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较掌侧入路小;容易中轴置钉等优点。因此,对舟状骨腰部及近端骨折的病例,不少学者推荐经皮背侧螺钉固定术。
1、适应类型:主要适应于腰部及近端骨折。2、手术技术:
纵向牵引下腕关节旋前、屈曲45°以上。舟月关节处自舟骨近端直接进针,或在舟状骨背侧顶点至桡侧缘皮肤横行3mm小切口(此处比较表浅,仅皮下组织及背侧关节囊),自舟月韧带止点偏桡侧1-2mm进针(可用12或14号注射器针头作软组织保护套协助进针),导针方向指向舟骨结节。其余操作同前述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如下图)。
3、Cases
Case1
Case2
Case3
4、并发症(0%-29%)
进针点周围软组织损伤
背侧入路进针点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较掌侧入路小,但仍有肌腱损伤的可能。AdamanyDC(8)对12具新鲜冻干尸体标本行背侧经皮固定研究。
结果发现,背侧入路导针平均距骨间背神经、指总伸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的平均距离为2.2mm、2.2mm、3.1mm。因此,完全经皮背侧入路有损伤前述结构的风险,因此建议小切口显露舟骨背侧进针点。
Weinberg(9)对40例尸体标本进行了经皮背侧螺钉固定术的研究。
结果发现,背侧经皮螺钉固定术未伤及神经、血管。然而,5具(1/8)标本有肌腱损伤,其中包括2例拇长伸肌腱、2例桡侧腕伸肌腱、1例指总伸肌腱损伤(如下图)。
Weinberg(9)建议通过皮肤小切口、钝性分离进行导针和螺钉入点的有限暴露可避免软组织损伤。必要时,可以空针头作导向器。他认为以这种方式进行背侧顺行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是安全、可靠的舟状骨骨折内固定技术。
螺钉位置在蝶位及侧位像上,理想的螺钉方向应与舟状骨中轴线接近平行,在“安全区”内。四
掌、背侧混合入路螺钉固定术
舟状骨骨折的经皮背侧入路较掌侧入路更容易达到螺钉中置等优点,但由于近端关节面的影响及舟状骨主要血供来自背侧,为避免近端关节面及血运破坏,同时又能使螺钉达到中心性固定,有学者提出了掌、背侧混合(hybrid)技术螺钉固定术。现简要汇报如下。
即经皮顺行导针、逆行螺钉固定技术。1、适应症:
腰部及远端骨折
2、手术技术:
全麻或神经阻滞、局麻。仰卧位、上臂外展放在可透X线的小桌上。腕关节旋前、掌屈、桡偏位进针。
透视确定进针点,从舟状骨近端中央进针。
在轴位透视像上,导针应在“皮质圈”(标准轴位像上,远近端骨皮质重叠呈环形皮质影)的中央(如下图)。
导针向远端顺行进针,并在正、侧、旋后/旋前双斜位等多角度透视确定导针位置,最佳位置应与舟状骨长轴呈对角线夹角。当透视确定导针位置可以接受后,将导针自掌侧舟骨结节处穿出,导针近端末入舟状骨边缘,测深。此时将腕关节变为背伸、尺偏位,再将导针逆行打入桡骨远端固定,以防导针意外拔出。
在掌侧导针周围纵行皮肤小切口,钝性分离至舟骨结节,空心钻逆行钻孔至近端2-3mm,正、侧及双斜位4个位置透视监测方向和深度,自掌侧逆行拧入空心钉固定(如下图)。
正、侧及旋前、旋后双斜位4个位置透视(或照相)确定螺钉位置。
掌、背侧混合技术固定术有时导针会进入大多角骨,甚至需要牺牲一部分大多角骨边缘的骨质,以达到螺钉中置,但文献报道这部分边缘骨质牺牲是可以接受的。
五
经大多角骨螺钉固定术
舟状骨解剖形态特殊,加之大多角骨的遮挡,舟状骨骨折的经皮掌侧入路很难使螺钉按中轴固定(腰部骨折,偏轴A-B、中轴C,固定示意图)。
有学者提出了掌侧经大多角骨螺钉固定术。
手术技巧:
体表克氏针透视定位。
皮肤划线,确定进针点及方向。透视下进针,导针经过大多角骨及舟状骨远、近端皮质下2-4mm。再打入第2枚平行针,仅穿过大多角骨。分别测深,螺钉长度为第1枚针(舟状骨+大多角骨的长度)减第二枚针(大多角骨的长度)的深度(舟状骨长度)。
将第1枚钉继续深入打进桡骨远端(以防钻孔时拔出)。再以直径2mm空心钻钻孔达近端皮质下2-4mm。
选择合适长度(一般长度18–28mm,平均24mm)的无头加压空心钉拧入,透视确定螺钉位置及深度。常见的并发症:
软骨损伤及退变
研究发现,经大多角骨入路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舟骨-大多角骨关节面的损伤,有导致晚发性退变的风险,但经掌侧入路的传统ORIF也会导致舟骨-大多角骨关节退变。
VaynrubM()通过尸体标本研究发现,经大多角骨入路约11%的关节面受到损伤。而VerstrekenF()通过CT研究发现,经大多角骨入路关节面平均15.9%(10.3%-25.5%)受到损伤,而占大多角骨唇部切除的关节面平均22.3%(12.9%-36.4%)受到损伤,前者的软骨面损伤明显小于后者。
钉尾突出
经大多角骨入路的另一常见并发症是螺钉尾端突入舟骨-大多角骨关节。该并发症可通过术中45°旋前位透视获得准确钉尾深度而解决。
(本文转载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