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
2021-3-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概述:创伤(trauma)是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加于人体的任何外来因素所造成的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破坏。轻者造成表面损伤,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44岁以下人群第一死亡原因是创伤。人体由肌肉、骨骼、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组成各种原因导致创伤后,上述组织均会发生损伤。创伤的原因:机械致伤、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如交通事故的冲撞、碾压。寒冷、电流、放射线、酸、碱、毒气、毒虫、蚊咬等。由于工业、农业、交通业及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各种事故所造成的创伤日趋增多。创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程度差别很大,伤情可以严重而复杂,甚至危及伤员的生命。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压痛;骨折脱位时有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创伤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创伤分类:1.闭合性创伤表现为受伤局部疼痛、肿胀、淤血及血肿。疼痛剧烈时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若受伤部位深组织或器官同时有破坏,可有内出血而出现一系列休克的症状,如四肢湿冷、呼吸急促而浅、意识障碍、脉搏快、血压低、尿量减少等。若有骨折或脱位,则受伤部位出现畸形及功能障碍。2.开放性创伤局部的伤口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伤口内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若开放伤口深及脏器或深部血管,可有内出血。休克常是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伤员常有发热(38℃左右),为局部出血或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所致。休克纠正后仍无尿或少尿则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有时可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虽无胸部创伤,但有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呼吸增快,每分钟超过40次。常见创伤:1.交通伤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高速行驶所发生的交通伤)为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2.坠落伤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伤的比重逐渐加大。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3.机械伤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4.锐器伤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5.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青壮年跌伤也可造成骨折。6.火器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小,但伤口深,常损伤深部组织、器官,也可表现为穿透伤,入口伤小,出口伤严重。创伤的基本判断和初步处理1、判断伤情判断伤情主要是伤员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并观察其神志,正常人每分钟跳60-80次,而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而垂危伤员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两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迅速收缩变大,严重颅脑损伤的伤员,两瞳孔可不一般大,用电筒光刺激,可不收缩或反应迟钝。正常人神志清醒,对外来刺激能引起反应,而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刺激没有反应。2、伤口的初步处理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先要使伤员呼吸通畅,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处理骨折,最后,才处理一般伤口。在现场处理伤口,应注意清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伤口处理步骤是:(1)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污物。(2)止血: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便可止血。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扎法止血,暂时性动脉出血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3)包扎:如何护理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和固定敷料和夹板,在无法做清理创作的手术条件下,必须对伤员进行包扎。包扎的材料有胶布、三角巾、四头带。现场也可用手帕、毛巾、衣服代替。3、骨折的临时固定患者大都在患部出现肿胀、青紫、疼痛和局部压痛、功能障碍、肢体缩短、骨摩擦音,结合受伤史,就可以诊断清楚。临时固定的材料有夹板和敷料,夹板以木质最好,也可用木板、木棍、竹篱代替。敷料为棉花、纱布、毛巾用作夹板衬垫。缠夹板可用绷带、三角巾或绳子。4、伤员的搬运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医院救治,拨打。现场常用的搬运方法有:(1)担架搬运法:用担架搬运时,要使伤员的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2)单人徒手搬运法:轻伤者可扶着走,重伤者可让其伏在急救者背上,双手绕颈交叉下垂,急救者用双手自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5、伤员的途中护理抬伤员上下汽车,头要稍低一些。伤员上汽车后,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担架要固定好,防止汽车启动和刹车碰伤。发现伤员有突然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一般救护措施1、颅脑损伤的救护这类损伤现场处理手段很少,医院治疗,在进院前抢救时始终不能忘记颈部动作,稳定头颈部保持呼吸通畅。不能保持通畅时,有呕吐,可将伤员置于左侧俯卧位(昏迷体位)。2、胸部损伤的救护开放性气胸的急救,迅速用敷料棉垫封盖伤口,使胸腔与外界不相通,其三边用胶布固定,另一边留作活瓣或排气孔。胸部刺入伤如刀子,铁件等;在现场急救时不宜立即拨出,要加固该物,在搬运伤员时尽量不使异物移动。3、脊柱损伤的救护脊柱损伤,多发生在高坠落、车祸或刺伤等场合。在急救中,唯一安全的措施是按住脊髓损伤的部位,救护人员站在伤员头端用手和膝,动作轻柔地固定伤员颈部于自然体位,使颈椎长轴与躯干轴方向一致,搬动时应有几个救护人员协同保持伤员躯体呈长轴搬动,同时保持颈椎的稳定,平放于脊柱托板或木板上,然后用垫子毯子或手巾垫身体之下,以保持患者头、颈椎与脊柱在一条轴线上,当伤员仰卧时,可用沙袋固定头部。有脊柱损伤者,救护人员严禁用抱或背的形式搬运伤员。4、四肢损伤的救护四肢损伤很少危及生命,但处理不当也可导致永久性残废。骨折:骨折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类,现场的治疗,有条件就直接用夹板对损伤部位进行合适的固定,开放性的伤口,在夹板固定前,用无菌敷料覆盖,医院。断肢:也称肢体离断,现场处理是及时止血及注意防止断端的感染,在大量出血时,选用血压计充气袋或压束带压迫肢体的近心端(上臂、大腿)的供应动脉止血。断肢在常温下可存活4-6小时,低温下可存活18小时,但应避免断肢冻结。断肢必须保持清洁,去掉碎片,随伤者一起医院争取断肢的成功再接。5、对异物刺入的救护对异物刺入,不要在现场拔掉刺入的异物,首先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刺入异物,才能安全转送。现场控制活动性出血,可采用沙袋,绷带或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外伤的伤口。6、烧伤的救护烧伤或化学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致使皮肤的组织细胞受损。现场急救先是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化学烧伤性急救时首先脱去被腐蚀的衣服,然后用规定的稀释液彻底清洗。(若为石灰烧伤,先要用纱布揩去皮肤上的石灰后再冲洗),然后尽早除去烧伤创面的物体,因为烧伤物体停留在创面时间愈长,则烧伤程度就愈深而加重病情。(1)烧伤情况的判断。烧伤情况判断的依据是烧伤面积和深度及烧伤部位。(2)烧伤急救处理要求。烧伤急救处理要点概括为:一灭,二查,三防,四包,五送。一灭就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对已灭火而未脱去的衣服,务必仔细检查。对失去知觉的重伤员要特别注意。二查就是检查全身有无合并损伤。烧伤一眼可见,但不能只顾烧伤而忽略其它可能损伤,否则会给伤员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对爆炸冲击烧伤的伤员应注意有无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对化学烧伤,更不能忽略全身中毒的解救。三防就是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污染。烧伤的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常常发生休克,可用针法止痛或给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用15号粗针头(3-5个)从环甲肋处刺入气管内,以保证通气,暂时缓解窒息的威胁,然后再设法请医生进行气管手术。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为了减少创面的损伤,伤员已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或剪开去除。四包就是用较干净的衣服把创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烧毁的,打湿的或污染的衣服去除后,应立即用三角巾、洁净的衣服或被单等物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的布包裹伤面后,再盖上棉被。水五送就是迅速离开现场,医院。搬运伤员的动作要轻柔,过程中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当然,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的伤员应就地紧急抢救,待其全身情况好转后,医院。7、高温中暑的急救(1)迅速运转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的太高。并拨打急救电话。(2)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开以促进散热。冰浴是降温最有效的措施,有重要条件的,可以患者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凉袋。必要时,也可将其放在凉水沟或水盆中浸浴降温。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虚脱。(3)补充水分和有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它资料,不能饮水者,应予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占一半。对热射病者,除非有明显脱水,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发生肺水肿、脑水肿。(4)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心肺复苏曾涛
红十字与红新月——人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