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创伤骨科病例专题汇总坚持初心

2020-7-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要注意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6662795.html

医院医院的发展不断成长,以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持着科研创新,不断迈向更高层次水平。医院目标的引领下,创伤骨科主任赵加军带领科室全体医护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当下,更张开怀抱迎接未来的挑战。

科室特色——赵加军主任访谈

创伤骨科现已形成了以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四肢、关节、骨盆、脊柱等)为特色的六大微创技术,此外不断开展各类复杂骨折手术、可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外固定支架骨延长、骨搬运技术,膝内翻畸形及骨性关节炎HTO技术,以及骨感染、骨髓炎骨水泥诱导膜技术,PRP技术等。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治疗成果受到伤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科室病例汇总

打破高龄手术“禁区”

为88岁老人成功实施髋部骨折手术

南京白下区88岁的陈奶奶,10天前在家门口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跌伤、疼痛,右下肢不能活动。家人将陈奶奶送到医院,通过骨盆DR和CT片检查显示,陈奶奶的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股骨颈骨折。赵加军主任介绍,老人右股骨粗隆骨质断裂、断端移位,多处游离骨片。此外,进一步检查了解后发现,88岁高龄的陈奶奶还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手术治疗风险较高。

术前

由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多数都合并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慢性疾病,情况严重者意识不清、瘫痪不能自主活动。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对患者及家属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不手术,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褥疮、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长期卧床的不良并发症,导致生理和心理的恶性循环,严重者会因并发症造成死亡。如果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如何控制术中麻醉并发症,术中心脑血管意外、术后感染等风险,都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

经过创伤骨科、内科及麻醉科术前会诊,权衡利弊,最终为其制定了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方案。赵主任介绍,PFNA最大的特点是微创,内固定坚强、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把持力,抗剪切能力强,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易于耐受,在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高龄患者治疗上更具优势,闭合复位对骨折断端血供干扰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术中C臂机下精准定位

术中

微创闭合复位髋部术后外观赵主任表示,这一类高龄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内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协作配合!通过损伤控制微创技术,陈奶奶的手术效果达到预期,在赵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抬水泥板用力过猛腰椎骨折了!

“骨水泥”(PKP技术)巧妙粘合

大家都知道砖墙裂缝,可以用水泥粘合,在医院,你的腰椎骨折了,也能用“水泥”粘好。这项技术叫“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通过注入能让骨头支撑起来的“骨水泥”,将骨折的部位粘固、填充起来。创伤骨科所采用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技术,是在PVP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形成的。近日,运用PKP技术,医院又为一例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成功实施微创椎体成形手术,且临床效果显著。▲术中球囊撑开

创伤骨科主任赵加军介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在C形臂X光机透视指引下,经椎弓根外途径向椎体置管,插入骨扩张器(球囊)。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该空腔直接用于骨水泥的填充。这样,骨水泥可以在低压力下注射,从而大大减少了渗漏的风险。

▲PKP术后片子

术后患者能很快的恢复功能,下地行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PKP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点▲患者周师傅叙述当时伤情及PKP术后的康复情况

外伤导致老人股骨头坏死三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再行走

76岁的张奶奶,因为3年前的一次外伤导致了左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在当地只是进行了牵引等保守治疗,没有实施手术,随后逐渐发展为股骨颈愈合不良、股骨头坏死,粗隆上移,左下肢明显短缩、跛行,活动伴有剧烈疼痛。在进入创伤骨科治疗前,已经3个月已经无法行走,只能卧床在家。

经过检查,张奶奶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左侧股骨头坏死、胸12、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且曾患有脑梗塞。

赵主任介绍:“患者左侧股骨颈骨折未经良好治疗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变形,下肢短缩、疼痛,经双下肢测量对比发现,左侧下肢较右侧下肢明显缩短了4厘米。建议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同时避免长期卧床,造成系列并发症,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

经过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手术方案获得了张奶奶和家属的肯定。赵加军主任为张奶奶顺利实施了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中取出的坏死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片子

(张奶奶及家属访谈)

术后3天,张奶奶就可以下地行走,术后疼痛消失,肢体基本等长,髋关节屈伸活动良好。张奶奶和她的外孙都非常激动。

赵主任告诫所有患者,不是所有骨折都宜保守治疗,特别是关节周围及关节内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已不再那么可怕,微创技术可以使骨折愈合更快、创伤更小,正确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留下残疾,造成终身遗憾!

82岁老人遭遇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不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老年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一个月前,82岁的刘爷爷在家中走路时不慎摔倒,不幸造成了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由于刘爷爷已经82岁高龄,且还患有糖尿病、右小腿丹毒、脑梗、房颤、骶尾部压疮、前列腺增生6种疾病,治疗起来异常棘手。刘爷爷的家人多方打听,最终将他送到了医院治疗。

▲刘爷爷的术前片子

创伤骨科赵加军主任介绍:“从X片、CT和三维重建都可以看到患者右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断端错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仅是骨折带来的伤痛,更为致命的是骨折后卧床不起诱发的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让老人在术后能尽早下地行走,避免长期卧床,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详细沟通,权衡利弊,患者及家属从开始担心风险的抗拒手术,到最终信任同意手术。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切口大、剥离多、创伤重、出血多,愈合慢,同时手术时间长,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来说风险较高。因此,赵主任采用创伤骨科特色微创手术方案,带领许庆龙医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微创闭合复位刘爷爷髋部术后外观▲术后片子术中透视及术后X片检查均显示,患者粗隆间骨折已完全复位,断端达到有效阳性支撑,PFNA髓内固定坚强,患肢可以达到部分负重行走功能!在传统手术固定方式中,如此短的时间就下地行走,是难以实现的。而PFNA微创小切口手术,相比传统的牵引或者钢板、DHS固定手术,需要卧床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康复周期。

HTO保膝技术

成功矫正重度膝内翻畸形

创伤骨科科成功开展HTO保膝技术矫正重度膝内翻畸形

患者汪先生在16年前乘车时发生车祸,当时坐在副驾驶位置,造成右胫骨上段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却遗留下了右下肢跛行的症状,长时间走路后右膝部格外酸痛,疼痛日益严重。

不堪病痛之苦的汪先生来到医院入住创伤科,希望寻求进一步治疗。赵加军主任说:“结合患者右小腿X片和CT检查,我们诊断右胫骨上段骨折畸形愈合、膝内翻畸形以及右膝创伤性关节炎,是导致患者多年病痛的根源。”

“要想解决这一状况,必须将病人的腿部力线进行矫正。由于患者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重度膝内翻,传统的矫正手术对患者的愈合及角度不能准确的把控,同时损伤较大愈合也慢,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病情顺应骨科技术发展,开展了HTO技术。”

HTO(hightibialosteotomy)是通过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加锁定钢板固定这一新的技术组合,把下肢力线从发生炎症和磨损的膝关节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并延长膝关节寿命的目的。HTO是一个“保膝”理念的载体,保留了患者自然的膝关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关节的运动功能和舒适性,创伤小、恢复快,相较关节置换等传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经过科室会诊讨论,患者完全符合HTO手术标准,属于绝对适应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赵主任带领团队采用HTO技术为患者行右胫骨近端截骨矫形以及Tomofix钢板内固定,并取髂骨植骨。

赵主任表示,运用HTO技术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患者在术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甚至负重行走。HTO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用于骨折膝关节内翻畸形,更多的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是目前保膝阶梯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

术后患者下肢力线得到矫正,膝关节疼痛完全缓解、功能恢复良好。

车祸致高能量损伤

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内固定

Pilon式骨折,在医学上是指胫骨下段骨折波及关节面,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骨折一旦发生以后,对软组织的影响或者损害会非常大,所以,骨折处理的好坏,对整个下肢以后的功能恢复有直接的影响。创伤骨科在Pilon骨折的处理上拥有丰富的经验。

患者蒲先生车祸导致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

创伤骨科为患者实施内固定术后

运用损伤控制理念

全身多发骨折阶梯化分期治疗

安徽的周师傅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3米多高的架子上坠落,伤势严重,工友紧急拨打将他送到南京来治疗。

晚上6点多钟,医院,患者入院时痛苦难忍,左肘部畸形严重,并可见一7cm伤口,出血不止,骨折断端外露,伤口内大量泥沙,污染较重。医院迅速为他开通了工伤治疗绿色通道。经过检查,患者为全身多处骨折,诊断:左肱骨髁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腕舟骨骨折、骨盆骨折。”

面对这种情况,从何下手?

赵主任带领科室医生进行急诊术前讨论并制订详细手术治疗方案。考虑患者全身多处骨折,失血较多,同时左侧肱骨髁骨折为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污染较重,一期内固定感染风险极高,且多处骨折如急诊同时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损伤较大,手术及麻醉时间较长,患者身体不能耐受。经过反复推敲,赵加军主任为周师傅制定了一套损伤控制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伤情,当天急诊手术中,赵主任首先将周师傅的左肱骨髁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进行了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维持稳定;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右腕舟骨骨折进行了一期复位内固定手术。

两周后,周师傅的伤情稳定、身体恢复转好后,为周师傅实施了骨盆骨折的外支架固定手术。

三周后,周师傅的左肘肱骨髁部开放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赵主任将一期的有限内固定和外支架固定拆除改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术后,周师傅康复情况良好,赵主任耐心指导他做肘部康复功能锻炼。

赵主任介绍:按照损伤控制理念及阶梯化分期治疗,患者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创伤降到更低,恢复周期也明显缩短。

肩胛骨粉碎性骨折

孙先生肩胛骨粉碎性骨折

实施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达到最佳的解剖复位标准,取出内固定后骨折愈合。

用损伤

控制理念阶梯化分期治疗

84岁老人摔倒骨折3天重新站立

全身多发骨折患者顺利康复!

程爷爷患有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多年,在家中时不幸摔伤。他回忆,“晚上8点多洗澡时,脚下一滑,摔倒了。右边屁股着地,特别疼,站不起来了。

经过详细检查,程爷爷这一跤摔得可不轻。CT片显示,跌跤造成了程爷爷右侧股骨颈骨折,断端向上移位。

“股骨颈骨折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做骨折复位内固定,但是周期较长,骨折也未必能长好,后期甚至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另一种是做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早期下床,有效避免了各种长期卧床并发症。”

结合患者伤情、考虑患者高龄,麻醉风险较高,身体耐受差。赵主任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最终制定了右侧髋关节半髋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方案。

相对于全髋置换,半髋置换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风险降低,术后可以尽快进行康复训练手术顺利完成,换上人工关节的程爷爷,右髋疼痛消失,经过精心护理,术后第三天就已下床活动,进行适度的康复功能训练。

程爷爷家人欣喜的说:“老爷子60多年前因为部队工作调动,从徐州来到南京,多年来勤勤恳恳工作,如今晚年生活和乐,没想到遇到这次意外。医院及时为老爷子做了手术,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带来的后果,还有医护人员的高度负责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真为你们点赞。”

工地坠落骨折微创巧修复

高处坠落事故在生活和工作中时有发生,尤其在建筑行业中发生率高、危险性极大。安徽的曹师傅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脚手架上坠落,右小腿粉碎性骨折,胫骨平台关节面粉碎塌陷严重,治疗非常棘手。

从X片及CT上可以看到患者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过伸型损伤)。胫骨平台骨折一般分为六型,曹师傅的腿伤正是最为复杂的第六型骨折,该类骨折伴有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髁或双髁及关节面骨折外,还存在胫骨近端横行或斜行骨折。

在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赵主任为曹师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前外+后内联合切口,实施了骨折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手术,将碎裂的骨块逐一复位。

术后X片显示,曹师傅的骨折部位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恢复平整,关节间隙恢复正常。在赵主任和梅仁俊医生的关心和治疗下,曹师傅的右腿逐步康复。

钢筋刺穿工人小腿

绿色通道及时救治

安徽郎溪的汪师傅在工地干活时,左小腿不慎被长达数米的钢筋刺穿,鲜血直流,情况危急。当地消防接到工友的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将钢筋成功截断,但仍有近一米长的钢筋贯穿在汪师傅的小腿上。

危急时刻,在多名工友的陪伴下、汪师傅被送到了医院,上演了一场紧急救援。

医院后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抢救措施,第一时间开设绿色通道。“伤者左小腿被钢筋刺穿,属于贯通伤伴异物存留。左小腿腘窝下方有约长40cm、直径18mm的螺纹钢横向插入小腿后方肌肉。”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钢筋没有造成骨折及损伤重要血管神经,但污染较重。为了尽快取出钢筋,修复左小腿损伤,赵主任立即带领团队为汪师傅实施手术。术中反复刷洗、消毒小腿钢筋和伤口,由浅向深,逐层仔细清创,清除污染失活肌肉组织,并探查肌肉、血管和神经损伤情况,顺利取出钢筋后,对损伤的血管、神经、肌肉进行了修复。

赵主任表示,患者损伤的血管、神经、肌腱都已修复,伤口愈合较好,没有感染,经过术后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后,汪师傅将逐渐康复,对今后的行走功能不会造成影响。

术中取出的钢筋

医患同心携手

股骨颈骨折顺利康复

曾先生走路时不慎摔倒,导致了右髋部跌伤肿痛,右下肢活动受限。

经检查,曾先生的这一摔,摔出了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这种骨折由于营养股骨头的血供遭到破坏,后期骨不连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率非常高。创伤骨科赵加军主任表示,此类骨折对内固定复位要求很高,治疗周期长,预后不可知,同时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因此治疗选择要谨慎。

多次会诊后,医疗团队提出了“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案。为了避免闭合复位后期发生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医疗团队决定为曾先生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采用陶瓷头的人工关节假体,成功替换了因骨折碎裂的髋关节,陶瓷头可减少磨损、增加关节使用寿命。

术后曾先生迅速康复,第三天就能够下床行走。赵主任带领科室医生查房,并耐心指导曾先生进行行走训练。

机床挤伤险截肢

医者仁心连夜手术转危为安

邰先生在操作机器时不慎被车床挤伤左膝部,致使膝盖疼痛、出血,左下肢活动受限,情况紧急。医院包扎了伤口后,工友连夜驱车将医院。

在医院急诊检查,邰先生的左膝部挤压伤,左股骨外侧髁骨折,以及双下肢的多处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最为严重的是,邰先生的足背动脉脉搏消失、自膝部以下感觉微弱、小腿中段以下感觉消失。

“患者送来时,左膝挤压伤已经4个多小时,左膝以下感觉运动消失,无血运,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排查是血管神经断裂,还是血管的堵塞,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如果不及时处理,下肢就会因缺血坏死,面临截肢的后果。”

时钟指向了夜间11点,手术争分夺秒的进行。经仔细探查,赵主任发现患者小隐静脉断裂,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挫裂伤,腘动脉有3厘米长的血栓栓塞。正是因为腘动脉的栓塞造成了下肢缺血。

赵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切除了栓塞段血管,就地取材,将断裂的小隐静脉移植过来,使腘动脉血管再次通血,血运恢复。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引进手术入路新技术

南京的王女士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不慎摔倒,右膝直接磕到坚硬的地面,导致了右膝肿痛、畸形、不能站立行走。经拍片检查为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且骨折块移位明显。

创伤骨科赵加军主任介绍,伤者送来时,从右膝关节的CT上可以看到,其右侧胫骨上端骨质结构连接性中断,有多条透亮线和多个碎骨折片,波及到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分离移位,关节面粉碎塌陷。经会诊确认,王女士为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Schatzker分型VI型),平台碎裂塌陷非常严重。

因平台骨折后侧塌陷手术复位显露一直是个难题,血管神经较多,容易损伤。针对这例复杂平台骨折,赵主任精心设计了后内侧倒L型及前外侧联合切口入路,急诊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的手术方案。这项技术是赵主任跟随上海六院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罗从风教授学习,引进至我院的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的手术入路新技术。

手术以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入路,形成倒L型切口。相比一般入路,这种入路对后侧平台骨折塌陷,显露更加直接,可以清楚看到关节面,同时避免了膝关节后侧血管、神经的损伤。

罕见腰椎爆裂性骨折

手术巧修复

创伤骨科收治罕见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赵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钉棒固定和椎板减压手术。

术前片子

腰椎钉棒固定和椎板减压术后

肱骨粉碎性骨折

小切口微创让骨折康复好又快

创伤骨科连续收治多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南京的井先生骑电动车时被工地上的塑料条幅刮倒,造成左上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医学影像检查显示为左臂的中上段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同时左侧肩关节脱位。

井先生的骨折部位三维成像

南京的钟阿姨,因所乘坐的摩托车与小汽车相撞摔倒在地,导致右上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经检查为中上段并肱骨大结节及外科颈骨折。

钟阿姨的骨折部位三维成像

创伤骨科赵加军主任表示:“两位伤者骨折跨度较大,碎块较多,传统方式切开复位固定,切口大、剥离多、创伤重、出血多,愈合慢。经组织科内讨论后,赵主任决定采用微创手术方案,实施经皮小切口复位插板内固定术。”

术中,切口内腋神经及桡神经分别仔细解剖出来予以保护,微创复位,将LCP锁定钢板精准插入骨折上下端予以固定。

术中透视见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满意。

井先生的术后X光片

钟阿姨的术后X光片

以往此类骨折,如果实施传统的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骨折部位需要完全暴露,显露断端,切口需要20-25公分左右。而采用了这种小切口微创手术,上下切口加起来10公分左右,同时直视下保护了神经,避免损伤,微创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活动早、愈合快的优点,同时降低感染率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为术后功能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赵主任指导伤者进行康复锻炼

车祸致全身九处骨折

微创内固定巧复原

南京六合的黄先生在帮朋友送货的途中,突发重大交通事故至全身多处剧痛、右侧肢体完全畸形。

医院急诊室视时间为生命,迅速开通绿色救援通道,经过X片及CT检查,黄先生全身竟然多达九处骨折。创伤科赵加军主任介绍,患者的骨折部位包括右侧第三肋骨骨折、右肱骨髁上骨折、右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右股骨中段骨折、右股骨内髁骨折、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右内/外踝骨折、右腓骨中上段骨折。此外还有双肺的挫伤,全身多处皮肤擦伤。

考虑到患者的伤情较重、创伤大,赵主任决定实施分期手术。一期手术在当天,先予以右下肢微创内固定;待病情稳定后,二期行右上肢手术。

当时已是夜里9点多,赵主任带领创伤团队为患者行右股骨干、右股骨内侧髁、右胫骨平台及右内外踝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至凌晨两点,历时5个小时顺利完成右下肢多处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出血仅ml。

大腿微创切口

小腿内侧微创切口

小腿外侧微创切口

经过一周的治疗,黄先生的病情稳定,赵主任再次站上手术台,为黄先生进行二期右上肢的手术—右肱骨髁上骨折及右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黄先生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由于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相比传统的大切口手术,大大缩短了康复周期。

开放骨折

骨感染骨髓炎的治疗和康复

创伤骨科为患者杨先生进行开放骨折骨感染骨髓炎的治疗。通过扩创、外固定、皮瓣、骨水泥、植骨内固定的分期治疗,患者伤口愈合并恢复功能。

(伤口愈合并恢复功能)

爬楼梯摔伤股骨颈骨折

爬楼梯时不小心跌伤左髋,回家后又肿又痛,左髋不能活动。付阿姨因意外摔伤,被确诊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股骨颈骨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是导致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鉴于付阿姨年龄较轻,只有50岁,因此可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由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内固定术后卧床时间长、愈合率低及股骨头坏死率高,并综合考虑患者伤情,骨折部位、性质、预后、并发症等,最终决定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

手术成功实施,经过功能锻炼,付阿姨的行走功能恢复。

微创治疗让意外伤不再可怕

南京栖霞区的顾女士因被小轿车撞伤,全身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经诊断,顾女士为双下肢股骨干骨折、左臂肱骨粉碎性骨折。

结合术前检查及综合评估,赵加军主任带领科室医生,针对双侧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微创手术。在膝关节前方髌下纵行切口,长约5厘米,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置入直径10毫米的髓内钉。采用闭合复位,避免了开大刀,微创小切口,减小损伤。

通过该微创手术,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顾女士的双下肢实现了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逐渐恢复。

疑难浮膝病例

精准外固定治疗

患者王先生因车祸导致股骨髁及胫骨近端开放粉碎性骨折(浮膝),赵主任为其实施外固定,按照开放骨折治疗原则进行手术助其康复。

同住创伤骨科

医护暖心照护车祸母子

罗先生开车搭载家人回家时发生严重车祸。他全身多处疼痛流血、母亲的头颈部、手腕部也遭受重创,医院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

经过详细检查,罗先生为左髌骨粉碎性骨折、右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母亲许阿姨为右桡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鼻骨骨折、脊髓损伤、全身多处皮肤挫伤。创伤骨科连夜组织医生为两人实施手术,进行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

罗先生的术前术后片子

母亲许阿姨术前及术后

术后,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母子两人都康复得非常好,母亲许阿姨即将出院。医生精湛的医术,护士贴心的护理,令这对母子及其家属都十分满意。许阿姨的女儿深有感触,她说“医生每天来查房、护理服务很细心,就算是自己家里亲人,做到的也不过如此。”

医院,医护人员不收红包、也不接受病人的宴请。因此,她制作了两面锦旗,代表母亲和哥哥赠送给全体医护人员。

医护坚守严重车祸病人康复行走

南京的吴先生发生严重车祸,导致右髋部肿痛、活动受限4个多小时。经过检查,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

股骨颈骨折一般分为头下型、颈中型、基底型和头颈型。其中,头下型骨折的愈合最为困难,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高。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伤情,结合患者本人的意愿,为其制定了右髋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案。

赵主任带领创伤骨科团队,成功为吴先生实施右侧髋关节全髋置换手术,选用smithNephew进口陶瓷头髋关节假体,该种人工关节具有磨损小、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可以延长使用年限。

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吴先生康复良好,可正常行走。

搅拌机绞伤多处骨折

五小时手术保住手臂

丁师傅是一位瓦工,他在给村民盖房子时,发生惊险一幕:他的整条右臂被卷入搅拌机,上臂绞出一个大窟窿,骨头外露,场面血腥。由于伤情严重,在进行了包扎处理后,医院救治。

医院时,已接近晚上7点。创伤中心赵加军主任迅速安排检查,同时做好术前准备。经检查,丁师傅右上臂中段有约8×12厘米的巨大伤口,且被大量泥沙、油污等异物污染,右肱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小臂处的右尺桡骨粉碎性骨折、桡骨小头脱位、桡神经损伤。手指和腕关节已经不能伸直,手指出现麻木感。赵主任立即组织科室医生,连夜为其实施右臂清创、血管、神经、肌腱的探查修复和右尺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头复位,对伤情最严重的右肱骨施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持续到凌晨1点多,丁师傅的手臂复原如初。

机器绞扎伤与切割伤不同,通常断端会有严重的撕裂,神经、血管、肌腱都会严重受损,并且污染严重,这样的断肢常常无法再植,一旦发生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在创伤骨科团队5个多小时的努力下,成功为丁师傅保住了手臂,转危为安。

创伤修复圣手

赵加军

医院创伤骨科主任

赵加军

简介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协肢残委员会创伤骨科委员、中国康协肢残委员会llizarov技术学组委员、KTSG膝关节创伤研究小组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2年,医院、上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四肢骨折髓内、髓外固定,关节周围及关节内骨折、胸腰椎骨折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骨折微创内固定技术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yhsj.com/jjssby/97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