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健康大课堂医院骨
2020-8-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身上起白癜风怎么办?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29341.html
(精彩预告短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人口逐渐老龄化,在中老年人中肩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在青年人当中,办公室群体长期保持驼背姿势,或者在运动当中肩关节反复的错误活动,经常重复性的上肢运动,都有可能引起肩病。“肩病”已经成为全年龄段都容易患上的常见运动疾病,它发病几率高,复发几率大,深深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钟亮副主任医师走进《健康大课堂》,给广大网友普及肩袖撕裂方面的相关知识。
◆◆肩袖撕裂的定义◆◆首先,钟主任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肩袖撕裂。钟主任说,肩袖不是袖,而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块肌肉和肌腱),这些肌肉的运动维持着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但是,当肩袖上承受过度的负荷,就会导致撕裂,引起疼痛。肩袖撕裂本来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老化,尤其肩关节的反复错误活动,会导致肩袖撕裂。
同时经常重复上肢运动,尤其是过顶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擦窗、高处取物等日常活动,会使肌肉和肌腱承受很大的应力,容易诱发肩袖撕裂。另外,办公室群体长期保持驼背耸肩的姿势,肩背肌肉由于长期不正常的收缩或拉长导致肌力变弱,肩关节的控制能力下降,肩峰下间隙缩小,肩峰不停的磨损肩袖,造成肩袖撕裂。临床研究表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肩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甚至撕裂。
ertert
◆◆肩袖撕裂的诊断◆◆根据钟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钟主任认为肩袖撕裂的症状表现为肩关节疼痛,甚至在休息时也会痛,上举或放下胳膊时疼痛更加明显;当想活动胳膊时会感觉无力;当胳膊作某些活动时,会感觉有咔嚓声。这些症状极容易和肩周炎以及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混淆,所以要判断是否是肩袖撕裂,按照症状对号入座的方法不可取,医院运动医学科或肩肘外科做核磁检查来确诊。
一旦发现肩痛,千万不要去按摩室通过推拿缓解,一是对于关节的问题没什么作用,二是容易导致更大的肩袖撕裂。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就医确诊病情,肩关节疾病挂号一般选择运动医学科或肩肘外科。肩袖一旦出现撕裂,很容易扩大成为巨大肩袖撕裂。巨大肩袖撕裂发病率占肩袖撕裂的40%,而且无论手术多么成功都有很大的复发可能性。同时,延误治疗会使肌腱的质量变差或逐渐回缩,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所以,发现肩袖撕裂,一定要在情况恶化前尽早确诊并遵医嘱积极治疗。
ertert
◆◆肩袖撕裂的治疗◆◆肩袖撕裂确诊了之后,医生会采用哪些方法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这是患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钟主任说,肩袖撕裂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办法,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肩外展矫形器固定患侧,口服非甾体止痛抗炎药。如果疼痛严重,肩部注射皮质激素封闭治疗。研究表明,注射后疼痛显著缓解,活动范围快速改善。但是,封闭药物不宜过多使用,会导致韧带变脆,更容易进一步受伤。
物理治疗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一般肩袖撕裂的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以及运动机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物理治疗可以通过仪器和手法帮助患者消除炎症、缓解疼痛、加强周围肌肉力量,比如:加强三角肌的力量可以代偿部分受伤无力的肩袖肌肉力量,明显的提高康复效率。
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或肩袖撕裂较小但是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上一般通过关节镜手术,清除肩峰上磨损肩袖的骨赘,用单/双排肩袖修复技术修补和固定撕裂的肩袖。该手术不仅能够降低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而且比传统的切开修复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
ertert
◆◆肩袖撕裂的术后康复◆◆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那患者该如何进行康复呢?钟主任建议大家适度、规范的康复训练可以避免术后粘连导致的活动度受限,并通过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对于巩固手术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康复过中有三点需要注意:1.除了康复练习外,时刻用支具进行制动保护;2.术侧上肢不能有任何负重;3.除了康复练习外尽可能让术侧肩关节进行休息,以减少炎症。每一位患者实际的康复过程会因年龄,受伤前的健康状况,是否伴随除肩袖外的其他损伤,损伤的程度和康复依从性而有一定的区别,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常规的肩袖术后康复方案。
第一阶段是术后0-6周,术后会出现肩关节肿胀,疼痛及肩关节制动带来的粘连,活动受限,因此,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减少粘连。0-3周内穿戴肩关节保护支具,不应负重及过分用力。冰敷痛区:3-6次/d,每次20-30min。期间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活动练习,包括钟摆练习,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邻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活动练习,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术后第3~4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外展、内旋及外展外旋。术后2周拆线后进行三角肌等长收缩训练:分别锻炼前、中、后部(均为3次/d,5-10个/次)。
第二阶段是术后7-12周,此阶段患者可取掉肩关节支具保护,康复目标是提高肩关节活动度,纠正不良姿势。可以采取站立位利用棍棒等进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练习(3次/d,5-10个/次),同时继续进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睡觉质量好且醒来没有疼痛,那么不要改变习惯。如果你睡觉时有肩膀不适,那么避免用患侧肢体枕着头动作,因为那样不利于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使用多个枕头来保持肢体稍微的外展。日常生活中早期避免双上肢高于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操作或持重物时,保持肘关节弯曲,并靠近身体。上举过头顶取物时尽量使用脚垫或者小板凳。训练前可先进行热敷,待肌肉放松后开始训练。注意:患侧不能负重,练习时不要快速反复重复动作,尽量用患侧进行日常活动。
第三阶段为12周以后,此阶段时重建或修复的肩袖已基本愈合,除继续强化之前的动作之外,可进行终末牵拉和力量练习。利用门、桌子等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牵拉,3次/d,5~10个/次,每次需持续10-20s;或利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各方向力量练习,2—3次/d,15个/次,到达终末点时需持续5-10s。
训练时所有活动均需在疼痛耐受范围内进行。同时可辅助理疗和药物等方法控制炎症、减轻疼痛。
ertert
◆◆平时运动突发损伤该如何处理◆◆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运动的好时机,当我们在运动的时候也许会突然发生损伤,这个时候有没有一些好的急救处理方法呢?
钟主任说,在发生运动损伤的48小时内,有一个公认的急性运动损伤的标准处理法,那就是price原则。简要说明就是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
当运动损伤发生时,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保护损伤的部位。并且在受伤后48-72小时内尽量保证损伤部位的休息,让损伤部位的肌肉肌腱等受到充分的保护和恢复,这里可以使用一些保护型的护具来保证损伤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个时间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可以减慢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发生。同时,在伤后48小时内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或者管状绷带,用合适的压力包扎压迫损伤部位,压力会限制肿胀的发生,减少损伤部位的出血,减缓炎症反应,放松损伤肢体。而将患肢抬高于心脏,则更有利于下肢组织液的回流,从而加速肿胀的消除。
此外,如果家中没有绷带的话呢,可以使用家里的保鲜膜。在今年世界杯小组赛韩国对瑞典的赛场上,韩国一位队员突然摔倒,他们的队医采取的紧急处理,就是用保鲜膜裹住了受伤球员的大腿肌肉。保鲜膜在运动医学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急救利器。它有绷带压迫的作用,同时保鲜膜透明度高,比绷带薄,有利于观察患处变化以及快速降温,减少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
完整视频请猛戳!